“他这么瘦,还挑食。”厉宁述这时对他的问题已经心里有数了,“还是温病虚证发热,回去继续喝乌梅白糖汤,对症的,煮浓一点,白糖多放一点,你昨天就是量不够,配上甘草干姜汤一起喝,等烧退了,就给他煮乌梅三豆饮,我在处方上标好顺序了,先吃第一张,烧退了再吃第二张。”
接了药方,孩子又问:“医生,平时能让他吃点什么比较好补身体的么?”
“山药小米粥吧,烧退了有胃口吃东西就能吃,平时也能吃,把脾胃调理好不挑食了,体质慢慢就能好了。”
听他说完,孩子妈似乎松了口气,又让孩子跟他说再见,孩子不舒服,只朝他挥挥手,嘴巴闭得紧紧的,厉宁述见状就伸手摸摸他的头,笑道:“快回去吧,路上别着凉了。”
说着又点一下叫号系统,叫进来了下一个病人,还是小孩儿。
说起来他这门诊以前是成人居多,自从两年前有了小侄女以后,小孩也多了起来。
进来的是一对年轻夫妻,爸爸抱着孩子,孩子哭得厉害,嗷嗷的,厉宁述笑道:“这是怎么了,哪里难受?”
一听他说话,孩子的哭声立刻戛然而止,甚至打起了嗝。
孩子父亲有些哭笑不得,“他怕打针。”
原来是这样,厉宁述又笑了声,哄他道:“别怕,我这里不打针的,摸摸手就行。”
说着又转头问孩子父母:“他吗、哪里不舒服?”
“就是咳嗽。”孩子妈妈应道,“咳了快俩礼拜了。”
厉宁述按照常规步骤一个个问题问下去,问到饮食的时候,孩子妈妈的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平时精神都很好的,很能吃,跟饭桶似的,前几天家里又喜事,做了很多肉丸子和虾,还煮了羊肉,他吃了很多呢,第二天我爸做了烤鸭,他又吃了很多。”
厉宁述问道:“然后食积了吧?”
孩子妈刚要回答,就听见小孩儿嚷嚷了起来,“我不是饭桶,不是!”
“好好好,不是,咱们就是胃口好了点。”厉宁述觉得他挺好玩的,忙安抚两句,又重复了一遍自己的问题。
得到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吃完烤鸭那天晚上这孩子就开始肚子疼,去厕所上大号,“那粑粑又酸又臭,我爸鼻子不怎么好,经常闻不到味儿的人都能闻见,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