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页

孟子涛戴上手套,拿着工具,先开始仔细欣赏。

吕纪画风有两种西貌:早年为边景昭式的精细,有工笔设色后受林良影响,渐为豪放的水墨淡设色其工笔重彩,精工富丽,多绘凤鹤、孔雀鸳鸯之类,辅以树木坡石、滩渚流泉背景,既具法度,又富生气。

另一方面,尽可能为水墨写意画,粉笔挥洒,简练奔放,接近林良的风格。他亦兼擅人物、山水,宗法南宋马远、夏圭画法。他的花鸟画风在当时宫廷内外影响葚大。

经过观察,孟子涛发现这幅画也符合吕纪晚年的特点,精工富丽,十分赏心悦目,而山石流水的画法明显带有南宋“院体”马远、夏圭的痕迹。

然而,令孟子涛觉得奇怪的是,这幅画其它没什么问题,但他总觉得气韵上面,好像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第411章 湖底探宝(上)

感觉意境不对,孟子涛对眼前这幅画,就有了一些其它的想法,接着他发现,山水方面,除了马夏的痕迹之外,居然还带有一些吴伟的影子。

这个吴伟也是明代时期的著名画家,不过他的出生年月比吕纪要早,肯定没有模仿吕纪画的可能。

这样的话,孟子涛就想到了一个人物,也是明代时期的画家,名叫罗素,此人号墨狂,进贤人。嘉靖中得画家丹彩之传,仿吕纪花鸟,设色写生,俱能酷似。其山水人物,大幅宗吴伟法。

当然,光凭这些,还不能证明这就是一幅仿作。

孟子涛接着鉴定,接着又发现了一些细节和真品不对的地方,最有问题的,还要说绢的问题。

一般来说,明初时期的宫廷用绢,绢丝都比较细,而且做工也十分考究,但这幅画的绢,在这两个方面无疑要差上一些。

综合来看,孟子涛认为,这幅画是仿作无疑,至于作者有可能是罗素,他用异能鉴定,也是这个结果。

孟子涛鉴定了画作,就轮到五金他们,两人看过之后,都对画作大为赞叹,看起来应该没有发现画作的问题。

在孟子涛他们鉴赏画作的时候,戴光澜也把五件文玩都看过了,他的表现和孟子涛猜想的差不多,对这几件文玩也都特别喜欢,特别是那件和阗独籽手把件,更是爱不释手,那意思不言自明。

过了片刻,见大家都看过了,戴光澜笑着问道:“几位,不知道我这幅吕纪的画作,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