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是件好事,朝堂稳定,利国利民。
但左相心里就是觉得不对劲。
一边沉思,一边吃早点,没多久,一碗面茶全部下肚。
和右相不同,左相在民间生活惯了,喜欢出来吃几文钱一顿的早饭,吃过了早饭,他还要溜达一会儿,消消食,等他溜达到皇宫,也就到了上早朝的时间。
收起乱七八糟的思绪,左相从怀里掏出两枚铜钱,刚要放在桌子上,耳边传来了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左相扭头,发现走过去的是一顶带有摄政王府标志的轿子。
左相放钱的动作顿住,一时之间,他有些茫然。
因为他想不出来,那轿子里坐的是谁。
众所周知,摄政王没有娶亲,没有子嗣,父母早逝,至于姐姐和弟弟,一个在外面带发修行,另一个不良于行、从不出门。
就算能出门,他们也不可能坐刻着亲王标志的轿子,这是大不敬。
那答案就很明显了,坐在轿子里的,肯定是江遂本人。
然而另一个问题又来了,既然这个里面是江遂,前面那个马车里面的,又是谁???
*
今天早朝结束的很早,因为意外的,今天早朝上,两位丞相没有开启互讽模式,左相格外的沉默,右相也格外的沉默,没了他俩的掐架,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
然而,整座金銮殿上,从龙椅上的卫峋、一直到守卫大门的羽林军,没有一个心情轻松的。
大家都有一种风雨欲来的感觉,不禁绷紧了面皮,生怕说错一句话。
其实是他们多想了,左相为什么不说话,右相不知道,而他自己为什么不说话,是因为他今天要节省精力,把目标都集中在摄政王身上。
距离上一回他找摄政王已经一个多月了……
立后的事情就跟石沉大海一样,一点浪花都没翻起来!
这哪行?!所以,他今天要再找一次。
右相最喜欢的就是迂回政策,是以,明明立后是和卫峋息息相关的事情,但他就是不去找卫峋,只找江遂,挑最软、也最说得上话的柿子来捏。
软柿子江遂一下朝,就被右相堵住了,两人来到文华殿,江遂坐在椅子上,默默听着右相对自己展开长篇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