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茅房?”
黄土堆下面竟然是明代巡抚衙门的茅厕。
马苏给冯喆上了一课,可不管发现的是厕所不是,事情总要去完成。
冯喆还要说话,马苏却说:“很晚了,休息吧。”
马苏说挂就挂,冯喆看着静默的手机,心想自己该再去社科院找谁?或者让哪个第三者出面去请专家到武陵?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长夜将近,冯喆懵然想通了,自己有些执拗:在西城门这件事里,最着急的不是别人,是那些千方百计不想搬家的老师们,今晚他们能闹,明早上事情发酵会闹的更厉害,自己回去尽自己的职责,静观其变,看事情发展再说。
马苏说的对,做的太过了就过犹不及。
……
事情果真朝着冯喆设想的方向发展,武陵一中的教师们和夜晚作业的人员吵了半夜,第二天一早有些教师就没有去上班,冯喆让顾金山去了解情况,顾金山说自己从昨晚开始就在开展工作,西城区委也去了人,但是教师们坚持己见,原来的土丘下面露出了一大截的古砖墙,显然这并不像之前在土表上发现的那些砖头,那绝对是巡抚衙门的遗址无疑。
到了中午,岭南大学一位研究地方史的老教授和文史委的一个编文史资料丛书的顾问到了武陵,两人一路直奔西城门外,结果一见那截古砖墙就断定绝对是明代遗物。
这两人坚守在黄土岭不离开了,其中一位先给陈为满打电话,但是陈为满公开的那个手机是李成业拿着的,李成业推脱说领导现在正在开一个重要的会议,等会议结束,自己一定第一时间汇报给陈市长,这人想想,又给武陵市政协一个熟人打了一个电话,说你们武陵前拆烽火台后拆城墙一定会名垂青史的,想不流芳百世都难了。
冯喆得到确切的消息,原来省里来的这两位就是一中的几个老教师通过关系叫来的。
事情到了这里已经不用冯喆怎么推波助澜了,他让顾金山做工作,让没去上班的教师们一定回去上课,又给郑志东打电话说省里都来了人,你们一中教师难道要当专家们的护卫?
顾金山和郑志东双管齐下,代课的教师们终于悻悻离开了,但现场留下来退休的老职工们也足以证明老师们的决心,冯喆负责的这一块终于没有了什么事情,其他的那就属于别人管辖的范围。
晚上,天门山那边传来了消息,在郭中州的拍板下,武陵市府以每亩八十万的价格卖给了香港日盛公司。
后来冯喆得知,这个价格是陈为满据理力争得到的,郭中州肯定赵观海提出的价格,陈为满嫌成交价太低和郭中州搞的很不愉快,几乎翻脸,日盛方面可能感到自己再坚持原先的价格就事不可为了,于是双方都作出了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