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做不到才总是说“顺其自然吧”,因为不想承认自己的失败才总是说“人都这样”,冯喆不想失败,他不能失败,在当前的形势下,有裘樟清的强有力的支持,自己在半间房也是一言九鼎,要是将事情做不成,办不到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那真是可以蒙着脸投河自尽了——因为死了都没脸去见河里的鱼虾。
冯喆的办公室里这会出奇的安静,外面各个科室乃至整个镇大院都分外的喧闹,冯喆看着那株耀眼诡异的黑百合,一晃间有些觉得这花像是假的一样!
心思恍惚间,冯喆扪心自问:自己为什么总要小心谨慎步履维艰的与众不同?
因为从小到大,别人都活得好,在冯喆的心目中,除了自己外别人都活的像是一个国王,而自己就像是一个要饭的乞丐。
而现在、今后,自己要活的像是国王,努力的去做一个国王,所以这就是现在自己正在做的,正在奋力去实现的。
别说什么为了某个高尚伟大的主张奋斗、别提什么正能量伟光正了,只有在每一个单个的、自我的人生价值的实现之后,每个人才能去,才会有能力精力为了某个崇高的目的而付诸行动,否则在颠仆流离之中,在温饱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大谈主义,那就是完全的空想。
只有每一个人都过得好了,社会才能整体的好。
谁见过捡破烂的、或者是乞丐在抱怨人生?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人哪有时间去考虑什么人生哲学,每一个太阳升起之后他们想的只是今天怎么能填饱自己的肚子。
整天无所事事却在抱怨人生的只能说是太闲了。
在大学那会,许多同学每天将自己打扮的唯恐和别人相同,唯恐自己不标新立异不被人注意,将无知当伟大,得到了一些也不知道是赞扬还是鄙夷的掌声唿哨后就更加的有恃无恐,女的抹得三分像妖、七分像鬼,男的一个个像是古惑仔,成群结队在校园里或者都市中流窜,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就在地上一坐,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以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主宰,本该注重的学业上却一塌糊涂。
那自然也是一种人生,冯喆那会怎么都不能理解,这会也不能理解,什么时候什么年纪在人生的什么时候办什么样的事情,自己也许就是一个另类,但是不知道那些同学在若干年后回忆起往昔,会不会笑当初年少轻狂虚度人生?
蹉跎的岁月,再也回不来了。
至于为什么要将到手的钱推掉?
因为自己看不上这些钱!
舍弃,因为想要的更多。
胡红伟和高志邦商量着让高岿然一家给市新闻部门打电话,多多少少的是违背了冯喆的意思,由此为裘樟清和冯喆之间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是冯喆最不想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冯喆对胡红伟和高志邦产生了一种隔阂,这种隔阂其实很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