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霁:“嗯?”

感兴趣可以收藏着看一看哦!感谢在2020-05-08 01:01:53~2020-05-09 01:16:4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di□□ask 10瓶;一只大柑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7章

被救回来的人都已经被安排到了各个村落, 户房的人将黑户的人都上了户籍。春耕已然结束, 官府分了些没有开垦的荒地给这些人, 种稻子种小麦是赶不上了, 春玉米和粟米还可以赶上种植时间的尾巴。等到秋天九月低或者十月份, 可以种植冬小麦,到时候开春还能收获一次。

一开始,沈黎还以为大昭没有冬小麦,没想到这个时代有。但是冬小麦主要集中在大昭的东北角, 而且就这么一小块地方有这个品种。在大昭建立之初,其实最受欢迎的作物是粟米, 毕竟产量还算高。但是随着小麦稻米的推广,粟米反而不怎么能卖得出去了。于是种植粟米的, 大多是留着自家吃。粟米比较容易活, 而且保存的时间很长, 留作包命粮很合适。

官府当然不可能直接将荒地和粮种送给这些流民,只是用非常廉价的价格租给想租的人。秋后收取租金,交不上来会被官府纳入黑名单,以后有赈灾的措施,这些人也轮不上,稍微有些脑子的人都知道该如何选择。

不过要想收成好, 还是需要土地肥沃一些。于是沈黎决定先将肥料厂造出来, 再考虑别的事情。官道的水泥路也修到蓟城了,运输不算太艰难。肥料厂,肥皂厂, 纺织厂,都是依靠着当地的富商还有官府出钱建造,官府主大头,富商们占小头。一时间,扶持贫困人群的章程也能同步进行了。

授人以渔的扶持方式,还是一如既往地好使。无数想赚钱的流民以及家里没有田地的百姓涌入蓟城,他们长途跋涉,到达蓟城为他们建造的窝棚区,暂时居住,等待着包工头找他们去建造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