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练意和明心

说完,虚玄道人深深地看了罗源一眼,“就像你说的,武是一种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练武也是修道,更是修心!”

“练武?修道?修心?”罗源一瞬间好像抓住了什么,又好像没抓住什么。

“对!”虚玄道人点了点头,“所以练武先练心!”

“你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吧?”

“《西游记》?知道!”

“《西游记》看似讲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和白龙马师徒五人斩妖除魔,求得真经的故事,但其实从头到尾都只有唐僧一个人,他也一步都没有离开过长安!”

“什么?”罗源惊呆了,这是他看过的《西游记》吗?还是说这个世界的《西游记》有什么不同?

虚玄道人平静的看着罗源,自顾自的说着。

“《西游记》中唐僧在取经路上,最先降服的是孙悟空,孙悟空是唐僧的超我,是人的心,故一心向佛,斩妖除魔。

他在书中被称为心猿,是斜月三星洞中菩提祖师的弟子,“斜月三星”就是个心字。斜月就是那一勾,三星就是那三点,悟空是心的弟子,也是心!

“孙悟空”跟自己斗,战胜自己成佛,从心开始,从心结束,得见真心。八卦炉烧不死(心)反而炼成火眼金睛,炼心使人心眼明亮,灼亮心眼。悟空的眼睛明亮了,象征着心眼明亮了,悟得真心,自有火眼金睛。

人的一生,就是“孙悟空”也就是心的一生,所以要练心!

收服孙悟空之后,就归正了那颗七十二变的心。

而孙悟空一上路就打死了六个强盗,分别是,“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身本忧、意见欲”,这就是六根。

说明六根清净是取经之本。

第二个收服的是白龙马,白龙马是意志力,人的意志起初就像野马,只有确定了前进目标,才能专心专意的取得真经。

收服孙悟空和白龙马,就是降服心猿,拴住意马,达到心意合一,只要心意合一,志向坚定,没有到不了的西天!

第三个收服的是猪八戒,猪八戒是唐僧的本我,是人的贪欲,故自私自利,胆小懦弱。

猪八戒原本是天庭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帅,由于喝醉酒调戏嫦娥仙子而被玉皇大帝逐出天界,投胎到人间,没想却误投猪胎,因而也继承了猪的习性:贪吃、贪睡、懒惰等。

猪八戒那么贪,那么懒,却受尽优待,骂挨不着,打受不着,那是因为他是欲望!是普通人的欲望!唐僧不好色,不好吃,无欲无求,但八戒替他做了,人对于自己的欲望所犯的错误都会比较宽容。

最后收服的是沙悟净,沙悟净是唐僧的自我,是人的本性,故沉默低调,清静无为。最后被封为金身罗汉,意为本性像金一样珍贵!

师徒五人,身、心、情、性、意都齐全了。

是故定住心猿则悟空,拴住意马即化龙,戒贪戒色共八戒,戒杀戒嗔是悟净!”

“所以!”虚玄道人有些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