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随着安忆那独树一帜风格作品的漫画持续走红,已经没有多少人去吐槽她作品的小众与意识流了,反而认为,这就是安忆的个人风格,谁也无法模仿的风格,这其实是一个最好的卖点,便意味着,谁也取代不了她这样一位鬼才。

甚至她的那些曾经对读者们很不友好的漫画作品,还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一旦接受她那超强的个人风格,对上她的电波之后,会特别入迷!

有一些曾经对安安老师风格作品很不感冒的读者,现在却深深迷上了安安老师作品的,他却表示,看别的漫画家的作品,就是在普普通通地看漫画,但是在看安安老师的作品,那就不仅仅是在看漫画了,只要一旦对上她的电波,看她的画面时,似乎都能听到声音,闻到气味,就像是真的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一般!

总而言之,这种感觉,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而只要真的体会到了,那滋味,可是相当酸爽,会让人疯狂地上瘾!

不得不承认,这种说法真的非常玄幻,可是那些看入迷的读者,却都体会到了这种感觉,他们只能感慨,安安老师的画技已经超凡脱俗,都已经可以将音乐融入画中,甚至看到那画面,都闻到花香的地步,这种感觉说出去,谁能信啊?

在写作之中,有一种修辞手法,叫做“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手法。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很显然,安忆的画,也能让看的人,产生“通感”,如果是在单独的艺术画作之中,想要展现这种“通感”,是非常不容易的,它需要鉴赏者拥有高超的鉴赏力,但是在漫画中运用上去的话,只要读者足够认真的去看,前面已经深深地代入到了作品中去,在那种状态下,再看到安忆在恰当时候所画的画面时,就会产生“通感”,然后那种奇妙的感觉,就会让粉丝们深深地着迷!

《你的名字》前期的部分,甚至还一度引发了许多画手的跟风,他们也画换身流作品,还有的则开始画“变身流”作品,因为有些画手觉得,男人的灵魂,穿越到女性身上,再进行一段新的人生,是一件相当有趣的事情。相反,如果女性的灵魂,穿越到男性身上,就感觉没有那么大的趣味性了。

于是,安忆的这样一部作品,竟然阴差阳错地促使了“变身漫画”这个流派的诞生,而这个世界的网络小说,又一贯受漫画的影响,于是,变身小说就此诞生,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你的名字》要说经典台词,也并没有多少,它最引人入胜的地方,还是在于它的剧情与画面,但是依旧有人将其中感觉很有韵味的,归纳了出来——

“彼方为谁,无我有问。九月露湿,待君之前。”

“重要的人,不想忘记的人,绝对不能忘的人,就算我不记得你的名字,我也会一直一直拼命的寻找你。”

“假如我们相遇,肯定一眼就能认出彼此。”

“以彗星为龙,以彗星为绳结。描绘出割裂的彗星舞动的形态。又是一轮岁月。”

“聚拢,成形,捻转,回绕,时而返回,暂歇,再联结。这就是组纽。这就是时间。这就是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