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在看过了这么多同质的论文之后,这样的一个题目,的确是让孙教授眼前一亮。
紧接着孙教授就看见了这篇论文的作者,居然就是那个胆敢逃他课的王成。
孙教授对王成还是很有意见的,第一印象非常不好。
所以在看见王成名字的时候,再联想到这篇论文开头的题目,孙教授就忍不住说了一句“哗众取宠”!
不过严谨的学术态度让他并没有直接把论文扔到一边,而是耐着性子读了下去。
他打算重点批示一下这篇论文,将这篇论文驳斥的一文不值,让那个叫王成的学生知道,他的观点是多么可笑。
当然批驳王成并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还是希望王成能明白,他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然后让他老老实实的回来上课。
然而想法是美好的,真到了实施阶段,孙教授却发现出问题了。
既然要反驳王成,那就必须要说明王成的论点不对。
可一整篇论文读完了之后,孙教授非但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反而还觉得这篇论文写得实在是太好了!
论文当中涉及到的一些看法和观点,简直让人拍案叫绝。
另外举得那些例子,以及分析问题的角度,也让孙教授耳目一新。
不客气的说,孙教授从来就没想过,有些问题居然还可以这样分析。
尤其是其中关于如何吸引投资的问题,王成更是用了某乐视和兴瑞咖啡的例子来说明。
对于资本圈来说,他们本质上是喜欢听故事的。
只要故事讲得好,讲的足够大,就能吸引足够多的投资。
这还只是第一遍的粗读,就能让人如此惊喜,孙教授迫不及待的找过了纸笔,开始第二遍的精读。
第二遍阅读,孙教授开始仔细的记录分析王成的一些观点,同时还会在网上查找,看看有没有类似的观点。
等第二遍精读结束之后,孙教授放下纸笔,看着窗外已经暗下来的天色,重重的呼出了一口气。
通过在网上的查重,孙教授可以确定,这篇论文的确是王成原创的,其中的一些想法和论点,在网上都找不到。
这是自然的,因为王成的这些想法和观点,可都是未来三五年之后的。
与其说这篇论文是王成写得好,不如说是未来三五年之后,知识已经更新换代了。
很多的商业行为已经被专家教授研究烂了。
王成从结果往前推,再结合上某些专家的观点,自然能让整篇论文看起来很优秀了。
孙教授用颤抖的手,轻轻的扶了扶脸上的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