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依照钟院长的看法,我们应该怎么办?”游小春立马问道。
“分几步吧。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我们为什么愤怒。就像我刚刚说的,只有看见了,才能去解决。比如我们听见有人在议论自己,就会愤怒。我们就已经找到了愤怒的源头——有人在议论自己。
然后,我们就有几个选择项。
大多数人的选择项是回击回去,用言语也好,动手也好。这就是愤怒支配他们做的事情。不过这样好吗?动手打架,打输了住院,打赢了坐牢。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尝试这件事情。
还有一部分,他们选择当做没有听到。默默的走开了。我不评论这样做的对错,但是,至少他在当时是没有表现出来愤怒的。至于没有心理积压愤怒,这又另外说道。
最后还有一种人,他听到被人议论他的时候,暂时不说话,在气头上不做任何事情和说什么话,也不急于回应。等到情绪过去了,再主动的去回想解决这一件事情。跟人沟通也好,用计谋用手段的反击也罢。都是他们在冷静中做出来的选择。
我不评价好坏对错,你们可以自己去考虑。”
钟医先把问题放在了现场,留给了大家去思考。
“那么钟医生如何看待愤怒?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愤怒了?”突然有一个院长在台下问道。
钟医点点头,任何心理工作者和研究者都必须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放在自己身上,那是什么样子的。
“我有愤怒情绪,还不少。”钟医直接了当地说道。
“嗯?那你如何对应你上述的几个步骤了?”问问题的院长也很直接。
他的问题特别尖锐,只差没有直接说钟医在纸上谈兵了。
钟医接受了这个院长的问题。
“我是一个人,人就有愤怒的情绪。但是我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我会控制我的愤怒情绪。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愤怒情绪也不是完全不好。我甚至都不想把它定义成一个消极的情绪。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面对别人被家暴的时候很愤怒,我们面对弱小被欺凌的时候很愤怒。难不成我们说这种愤怒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