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眼力!老板贵姓啊?”赵先生笑道。其实,这个基本上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皮包能装的青铜器不多,除了铜镜,也就是可能是匕首、矛头一类的小件或者是残片,而铜镜的可能性最大。
“我姓唐,您要是不介意,咱们就去里边说?”唐易应道。
“不用,咱们就外间说吧!”赵先生微微一笑。
“那好,先来喝杯茶吧赵先生。”唐易伸手示意。
唐易带着赵先生在八仙桌边坐下,然后指着单连城说,“这是我们店的掌眼,单爷!”
单连城当然不是阁宝多的掌眼,阁宝多也没有掌眼。掌眼,在古玩行里,既是一个动词,也是一个名词,一般大型古玩店铺才有,基本相当于艺术总监或者技术总监这么个活儿。唐易这么说,是给让单连城看看找个名头。
单连城自然也不会穿帮,只是微笑点头。
老谭吩咐大康给这位赵先生上杯新茶,他也没过去,因为得在店面里支应着,来了其他客人好招呼。
会客的八仙桌在店铺外间的边上,还半隔了一个小屏风,只要不是来人刻意去打扰,一般不会受什么影响。不过,这位赵先生是有点儿“大方”,按说真正的好东西,一般都会要求去里间的。
这位赵先生也没喝茶,坐稳后便打开了皮包,果真从里面拿出一个锦盒来。锦盒比木盒要轻,便于携带。
唐易心道,又是铜镜。这刚得了一面铜镜,碰上什么东西,还真能引来不成?还成双的来。
这面铜镜尺寸不小,目测应该在25厘米左右。也是黑漆古,不过锈层偏薄一点儿,颜色没有单连城的那面黑亮,黯淡一些,褐色的感觉多一点儿。
“唐代早期的制式。”单连城茶杯放到嘴边,轻抿之后,说了一句。
既然是“掌眼”,就得有点儿掌眼的气势,起首一句,有点儿敲山震虎的意思。
“掌眼不愧是掌眼。”赵先生接口道,“您接着看。”他看唐易这么年轻,而单连城又来了这么一句,还以为唐易水平不如这位掌眼,是而把重点放在单连城身上了。
“这纹饰有点儿意思,昆仑奴,新罗婢。”唐易也跟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