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页

同时,也有一些外来的懂技术懂市场的人加入。还有,什么石蜡、漆料、砂纸一类的“配套供应商”也就此出现。一个村民为“研发制造”主体的青铜器产业链,就在这么一个村庄里成形了。

陈澄之的话,已被单连城抛在脑后。

钱越赚越多,不过,这时候,单连城遇到了第一个坎儿。

警察上门了。

既然是高仿,古玩商贩收走之后,肯定会继续出手,中间几经轮转。最后有漏出来的,被警方以贩卖文物抓获。这个顺藤摸瓜本就不难,警察上门找到了单连城,也发现了狼烟村的产业链。

这里面,就属单连城最出名,而且从不“批发”,听说他还从地里刨出来文物卖过。所以,警察的重点调查对象,自然是他。

第1155章 徒弟做局

不过,单连城倒是没有出大事儿。

混了几年市场不是白混的,他还顺带学习了文物法,而且也搞明白了很多名堂和路数。他一口咬定,他是做工艺品的手艺人,人家当成古董当成文物,这和他没关系,他也没办法。他一直在认真做的东西,叫做“仿古艺术”。

而且,他还拿出大画家卖画的价格来回应,那宣纸和笔墨能值几个钱?他们也是卖艺术品的,咋就能卖那么贵?

至于从土里刨出来,他说是怕被偷藏起来的。

说这么多其实就只有一点管用,那就是这东西真不是文物,确实是工艺品!涉嫌贩卖文物的罪名不成立。你要说涉嫌诈骗吧,这艺术品确实不好估量定价。

不过,单连城也不是一点儿代价没付出,这里面,还有个涉嫌扰乱市场秩序,他做好的“工艺品”和制作工具被没收,而且还被罚款了。

但这些对单连城来说,根本没什么,另起炉灶就是了,继续干。

后来,文物部门的人也来过,但是单连城和所有的村里作坊,都是一样的话。

再后来,警察和文物部门的人干脆不来了。没法来,这帮人都以民间艺人自居,而且能加工过程也让你看,明明白白不是文物,这个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