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先生谦虚了。这事儿咱们有机会随时交流。那我就不多打扰了,我预计一周后到山州,时间上没问题吧?”
唐易盘算了一下,一周后肯定已经回山州了,便应承下来。
这一整天,冯青山都在欣赏这些元青花。一天下来,状态算是基本正常了,开始和唐易商量托运的事儿。
这种事儿,鬼叔熟门熟路,而且得了一对菊花纹压手杯,那心情更是没得说,便打了包票。一套八件的八仙过海梅瓶和一件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大罐,鬼叔负责装箱封印,联系托运公司,只等唐易和冯青山走那天同时发货就行了,这样唐易和冯青山坐飞机到了山州,东西肯定没他们快,在家等收货就可以了。
这事儿安排好了,冯青山还没有离开的意思,他知道鬼叔是瓷里村的老人,便想让鬼叔带他进去看看。而且,还想逛逛瓷都的古玩市场。
鬼叔很痛快地应了下来,“这样,明天,我带你去村里看看,后天,让唐易陪你逛市场,如何?”
“好,好!”
按说,瓷里村这样的高仿之村,秘密很多,鬼叔作为村里人,自然不能轻易带人参观了解。不过冯青山是和唐易一起来的,再加上“拿了人家手软”,所以才破了例。
即便是这样,鬼叔带着冯青山进村之前,还是反复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而看过之后守口如瓶,那是首要的。
瓷里村,算是瓷都高仿瓷器的一个集中地。这个只有两三千人的村子,却有数百家瓷器作坊和店铺。
这些作坊和店铺,既有那种普通的仿古瓷器,也有高精尖的足以让专家打眼的东西。
普通的仿古瓷器,主要是流入国内各大市场的地摊和小古玩店,也就是蒙蒙新手。而高精尖的东西,却能走进一些拍卖会和大型高档的古玩店。
一般人没有村里人带路,不容易进去。其实进去也白搭。一见生人进来,立即有人通风报信,各个作坊和店铺都就知道了,作坊大门紧闭,店铺倒是不能拒绝顾客,但摆在外面的东西都是成品,也看不到什么真章。
早几年,有过记者暗访,揭露瓷里村的“高仿内幕”、“高仿之秘”什么的,就是因为有“内应”。
鬼叔带路,自然一路绿灯。上次唐易来过,但只是走马观花,这次有一整天的时间,他也正好详细看看,深入了解一下。
这店铺,有的是作坊自带的,有的是没有制瓷技术的人开的,借着是村里人的偏离,人脉熟,直接从作坊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