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页

“民工能知道什么?我当时只是了解地窖的情况,后来才自己查出来的。”唐易应道。

“看来,是我错怪你了。”匡海生似有苦笑的意味。

“这不是错怪不错怪的问题。你有没有发现,你考虑问题,从来都没有自己的立场,而是站在官方的立场,不管你以前在文物局,还是现在在征集办。说穿了,我只是一个古玩商,咱俩关系再好,合作再顺利,你从官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也总有对立的时候。”唐易笑了笑。

匡海生怔住了。

“我们之间出现的问题,都是因为这个,错怪,只是一个表象。”唐易继续说道。

“如果你在我这个位置上,你能保证公私分明?”许久,匡海生问出了这句话。

公私分明的确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最多见的就是假公济私,但,因公废私的例子也不难见到。

我们常常听到一些赞歌,为了工作,连续加班多少天,家里的事儿顾不上,老爹病了都没去看一眼,三年才回家一次,跪在老娘的坟头痛哭流涕,等等。

这种事儿其实本来不该赞扬的,老爹病了,老娘死了,都不能分身,什么工作这么没有人性?什么人会为了工作干出这种没有人性的事儿来?

“起码,我不会因公废私。”唐易看了看匡海生,“匡主任,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你为了工作冷落了老婆,隐瞒着朋友,心思也很专注。”

匡海生脸色一变。唐易这句话的弦外之音,他立时就明白了。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当时的华夏之主大舜,也把这个当成典型事迹推广天下,“向大禹学习”一时风靡。

大舜的一个手下彭祖却不以为然。这个彭祖,就是“寿高彭祖”的彭祖,这个人后来被神化了,西汉《列仙传》直接把他列入了仙界。

彭祖对大舜说,治水虽然是件大事儿,但也是个长期工作,没必要分秒必争,他怎么可能忙得连回家待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大舜却道:因为他是无私的人,他是个伟大的人。

彭祖应道,嗯,他是“伪大”,伪装得很大。爱护自己的亲人,天经地义!要么他是个傻逼,但他显然不是;要么就是他思虑深远、别有用心!

对此,大舜却毫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