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页

廖沫儿走了,玉器暂扣。接下来就等廖沫儿出示证明,审核通过,就能重新领走。还是个程序问题。

廖沫儿走后,按照程序,尉伟又给拨了唐易的电话,说有个古董的案子,想让他配合警方调查,问他有没有时间。

一听刑警队找自己,而且是关于古董的案子,唐易肯定得先问两句。尉伟对唐易印象很好,也并没有多想,“从山海会馆里查出四件玉器,看起来价值不菲,当事人叫廖沫儿,人家说本来是想卖给你的!”

唐易一听,大体明白了怎么回事儿,也基本放了心。作为另一个当事人,其实他想的和廖沫儿一样,只要不是从工地上查出线索就行。

而实际上,已经不可能从工地上查出线索了,现场的瓷器已被收走,地窖已经被填平处理,工地上的人,除了老王和小朱,谁也不知道还有两个木盒。

即便是周云帆和唐易说出来,老王和小朱也不可能说出来。因为周云帆和唐易说出来,不过是没调查来路就买了古玩,这些古玩都是传世的,起码表面没有值得怀疑的东西,人家说祖传,那只能当祖传。大不了上缴,咬定不知道是地窖里来的。

但是老王和小朱就不同了,如果说出来,不仅一场富贵没了,还有可能面临牢狱之灾。除非他俩疯了。

当然,唐易也知道了,这四件玉器,应该就是小朱拿走的木盒里的东西。这下,都不用事后找谭千尺了,到了刑警队就能知道是什么。

唐易还在半路上,匡海生已经到了。

看了这四件重器,听了尉伟介绍的廖沫儿的说法,匡海生心头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虽然他不愿相信这种预感。

难道唐易和我聊天,说不知道报雪堂,是装的?廖沫儿来山州找唐易,是因为廖家和唐易早就有联系?这四件玉器,甚至还有可能是唐易卖给廖沫儿的?廖沫儿想让人带走,却碰上了高速北口的抓捕事件?

匡海生又想起来,曾经有一个民工打扮的人下了唐易的车,难道唐易本来也想打地窖官窑瓷器的主意?只不过因为听说都碎了,而且文物部门也到了,这才罢手?

不过,这些预感只是一念之间的波澜,恢复平静之后细思唐易的特点,他又觉得想象力过于丰富了。但一念之间,它也是念。匡海生和唐易之间的裂隙,已经在上一件事儿的基础上,不知不觉扩大了。

“这是清宫藏玉,也的确是传世的,而且在我的记忆当中,也应该没有被各大博物馆收藏过,是个人私藏的可能性很大。”匡海生非常客观准确地下了定论。

因为当时李处长介绍得很周全,而且地窖里只有瓷器,加上眼下对清宫藏玉传世品的判断,所以匡海生没去假想这四件玉器也可能是出自地窖。

唐易到的时候,匡海生还没走,两人在房间里打了个照面,居然同时说了声: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