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页

琴音响起,真的有如松风一般,飘荡在房间之中,唐易一时之间真的有了“客心洗流水”的感觉。

沈岸汀弹奏的是一曲《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的取材所在,几乎家喻户晓,伯牙子期,知音相对。琴曲早就有了,据说最早是一曲,唐代分成了《高山》、《流水》两曲,后来又分成了多段,而且版本众多。

同时,《高山流水》还有古筝曲,不过和琴曲自是截然不同。

沈岸汀弹奏的,是自己糅合的乐段。唐易虽然不通音律,但却神识通明,沈岸汀自己糅合的乐段又格外流畅,琴音中那种高山巍巍,流水淙淙的感觉,一下子全出来了。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高山流水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唐易又忍不住赞赏起来。

琴声戛然而止,沈岸汀突然看着唐易,风从窗户斜着吹了进来,吹乱了沈岸汀额前的几缕秀发。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一时唐突了!”唐易发现沈岸汀停了,以为是自己打断了,连忙道歉。

沈岸汀秀眉微蹙,起身,关上了窗子,复又重新坐回到琴前,这才说道,“这一支曲子,想不到唐先生能听出山水相逢,胜却人间无数的感觉。不过,这曲子是调音用的,现在音准无瑕,我再为唐先生演奏一曲!”

说罢,不待唐易应声,便有音符从琴上流淌出来,一曲《鹤冲霄》袅袅而起。

唐易一愣,这曲子竟然他是听过的!

说来也巧,因为主攻明清历史,所以他才了解到,这是明末清初的东皋禅师东渡倭国推广的一支曲子,当时唐易还特地从网上下了听过。

因为曲词比较优美,他还记住了。

不过,沈岸汀的弹奏,比他在网上下载的更胜一筹,而且现在是在一间兰香雅室之中来听,那种细腻独特的感觉顿时就出来了。

这曲子非常委婉,有点儿欲说还休。春日画船,半雨半晴,到底是有情还是无情?红粉相随,几含情,含的又是什么情?含情又有几多?

更有意思的是,这位东皋禅师是个和尚,一个和尚谱奏如此暧昧的曲子,那种很特别的心态在曲风间也透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