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双喜”指画上的两只喜鹊,但画中更令赵佶痴迷的,是一只野兔。

“正道,你看这野兔背上的毛,崔先生应是以毫尖簇点的笔法,层层铺染。这样的笔法,映于斜阳中,看起来更妙,毛茸茸、油亮亮,仿如一张真的兔皮。”

偏西的日光里,十九岁的赵佶,一身宽大的湖绫道袍,背袖俯身,凑在悬于院中檀木架子上的六尺立轴画前,笑吟吟地与梁师成探讨。

主仆二人正说到兴起处,王府管事带着曾纬,进到院中来。

半个时辰前,曾纬已和钱副承旨,将邵清押往西水门外,关进了汴河南岸金梁桥附近的同文馆。

同文馆本是宋神宗熙宁年间所建,建成之初用于接待外国使节。后来,礼部和大理寺,常借那一处的房舍,要么用于锁院科考,要么用于审讯关涉谋逆通敌等大罪的要犯。

赵佶听曾纬将今日这桩“大快人心事”说了,目光惊悸,一时无法相信。

曾纬带着慎重的口吻道:“姚氏是与大王颇有交谊的民间布衣,钱副承旨要去捕她,被我拦下来了,说还是得先来问问端王。”

赵佶皱着眉,目光落回《双喜图》上枯枝间的一对喜鹊,没有立刻发话。

一旁的梁师成抱过木匣,躬身道:“大王与曾舍人议事,仆先将画收进书阁里吧?”

赵佶摆摆手,让他去。

梁师成绕到耳廊后,将画匣交给书阁里的婢女,转身就发足疾行,穿过亭台池沼,几息间就跑到端王府后院的马场边。

“高咨议,你快去抚顺坊的邵宅,给姚氏报讯!”

梁师成一把拉过正在相马的高俅,三言两语说了邵清被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