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郭县丞一听“福庆公主”、“官家”几个字,没想到眼前这看上去不过二十上下的小娘子,竟有这般来头,神色又谦和不少。

郭修从南边升迁到开封县才两年,就已经十分头疼系官田产荒芜之事。

开封县这乡间,离汴京城不过大半日骡车的脚程,城中繁华熙攘,无处不要用到跑腿的、做巧的、炊饭的、洗衣的,城郭户们又出得起价钱,而务农的话赋税太重,但凡不残不傻的,谁愿意留下来种田?

地主们的私田都越来越招不到佃户了,何况官田?

可郭修与那些锦衣玉食的贵家公子不同,他自己也是出身佃农之家,只因主户乃良善之人,待郭修一家仁厚,才给了他能读书赴考的机会。

他最晓得,农为国本的重要性。

故而,他见到那一幅幅抛荒的土地,就算朝廷没有劝课农桑的诏令下来,心中也愁烦不已。

这姚氏,是今年开春第一个来谈租佃系官田产的城郭户。

“娘子佃了官田,只养这鳌虾?”

郭修道。

姚欢就等着这样的好问题。

在宋代,系官田产的来源有折纳田(拖欠官债而被折价充公的田产)、没官田(因犯罪而被没收的田产)、户绝田、无主地等。除了绝户田中极为贫瘠的一部分允许参照城市坊场自由出价的方式买卖外,大部分系官田产只能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