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机械结构在满足功能基础上,越简单就代表故障率越低。当然,前提是涉及合理、制造精度高、材料到位。
能够制造出世界最顶级的数控机床,其发动机加工工艺,他们还是毋庸置疑的。
“为什么选择了柴油机而不是汽车发动机呢?”
“多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为了安全考虑,柴油比较汽油燃点更高,不容易起火爆炸。关键还是刚才我们反复强调的构造简约化、降低故障率的问题。当然也有考虑同样体积的油箱,柴油机几乎可多跑1倍的路程等优点。”
至于柴油机的噪音问题,20公分厚的防弹车身、10 10 10夹层透明金属车窗,隔绝噪音的能力极强,何况也仅比汽油发动机,在怠速时有一点轻微的柴油发动机特有哒哒声响而已。w12缸的设计,比较大多市面上的豪车噪音还低。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来访专家们都毫无意见。
接下来马由又介绍了许多来访专家们,之前仅在《仰望》期刊上看到过的一些新科技运用,甚至还有一些理论上都闻所未闻的电子系统,诸如四轮自动分配动力系统、四轮稳定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雷达测距自主制动防撞系统、360度无死角实时监控系统,甚至还有自动升降和人工干预升降底盘系统、多重减震系统等等。
最后,马由特别介绍了为何将车身设计这么长的一个隐形功能:
“这次车身长度有所加大,一方面是前引擎空间要安装大马力的新型柴油发动机,更主要是将空间预留在后备箱处。这里除通常豪华轿车500升左右的行李空间外。还预留了1860升自卫装置空间。”
“这个空间里,我们预置了2套可伸缩式、360度及上下270度机械臂。这个智能机械臂上有万用卡槽,可安装89式127重机枪,以及一套《箭-9》型反坦克导弹发射架,并由副驾驶战斗人员,在车内通过可视系统,操纵这两套机械臂进行瞄准、反击。”罗上校等人听到这里,不是惊喜,而是真正被惊吓住了。《箭-9型》反坦克导弹今年才面世,这里就知道了参数,这可是严重的泄密事件。
马由似乎知道他们内心的疑虑,看着罗上校微笑着补充说道:
“《箭-9型》反坦克导弹具体参数我们可不知道,所以只提供了一个通用安装平台,能固定住导弹发射筒。其中最复杂的自动装弹系统,我们没有导弹的资料,这得由你们自行二次开发。当然,我若想知道了解发射平台的几何参数,相信有关部门还是很乐意批准的,这也没有什么技术秘密。但我们也没那么多闲功夫越俎代庖。”
罗上校听到这里,知道自己犯职业病了。讪讪地摆摆手,示意马由继续。
是呀,一个发射支架和发射筒,就是一些机械构造而已。何况马由个人的密级极高,有关部门巴不得他多了解一点国防相关的技术,还能抹点油呢。但从几年持续对马由的背景调查看,他很不喜欢多管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