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集团运营规范后,这两个临时设立的基金,便合并到蓝星慈善基金,以及蓝星银行专项贷款项目中。
这些年来,蓝星集团直接、间接解决了约65万下岗工人的工作、生活及创业。
其中蓝星集团旗下各企业,招聘下岗工人约50余万人。对并购中无法再上岗约8万人的困难人员,每月发放生活补贴200元。3年时间里,蓝星慈善专项资金,善款支出共计576亿元。各地官府也积极完善社保体系,预计再2年,所有下岗工人纳入了社保体系后,蓝星集团的生活补贴,才会结束。
另外,蓝星银行创业扶持专项贷款科目,完成帮扶性质的低息贷款达30余亿元。惠及17万下岗工人,让他们身后约51万家人,保持了较为妥善的生活状态。
蓝星慈善基金还针下岗工人中的困难户,设立了少年儿童教育补贴,减少这些下岗工人们的后顾之忧。且这部分教育补贴,并未局限在蓝星集团并购企业所涉及的下岗工人范围,惠及1000余万家庭,善款支出达180余亿元。
虽说蓝星集团直接接收、资助、补贴下岗工人人数,仅占全国下岗工人总数不到1。但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蓝星集团一系列善举,也启发了不少地方官府,在安置下岗工人时,方法更灵活,更人性化。
同时还带动了不少爱国企业家,纷纷效仿,在享受祖国改革开放红利时,也回馈社会一份力量。
据前世《华国统计年鉴》的资料,原有国有企业的职工11亿人。而1998年国有企业职工人数减至5200万人,原4000万人的集体企业职工,剩余人数仅1000多万。
总共减少的7000多万职工,一部分直接转岗到非公有制企业外,大部分人都有一段或长或短的下岗或失业的经历。以一家三口计算,受到直接影响的人群超过21亿,间接影响的人数就更多。
这一世,正是有蓝星集团以及其他爱国企业家这么一股外力,配合地方官府各种惠民政策,国企改革必要的阵痛时间,缩短了不少。也让千万家庭渡过了暂时的难关。
随着华国经济高速发展,尤其是蓝星集团的带动下,不少产业较前世更加兴旺,就业困难的问题已初步缓解。这也给了马由缩减员工人数的决心。
精兵简政,本就是时代的进步,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一家企业发展到巨大规模后,人力成本以及引发的各种隐患,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现在,蓝星集团也就面临100多万员工中,如何精简人员的问题。
不过,蓝星集团不会将缩减下来的人员简单辞退,推向社会。经马由同意,集团人事部,草拟了三套方案来安置这些下岗的人员。一是转岗。蓝星地产集团、酒店集团、购物中心、物业管理等,因房地产项目大量呈现,提供了大量的保安、物管、库管、司机、厨师、服务员、搬运工等岗位。预计可解决10万人就业。
还有农业公司刚全面启动,沙漠治理今年开始攻坚战,即使大量采用全自动、机械化种植、养殖,但任然需要约5万劳动力。
二是自主择业。除下岗时有一笔不菲的补贴费外,蓝星银行还能提供创业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