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忙些什么呢,有哪些新产业要上马呀?”柳昊然见马由听进去了规劝,便随即转换了话题。他试图在外孙事业方面,找到共同话题。否则总是以长辈的角度交流,可能引起反感。虽马由很孝顺也有礼貌,但柳昊然知道怎样才是最好的相处之道。
“哦,今年有一个大型石化项目,另外就是医疗设备和医药产业,准备正式启动。”马由有点惊讶,外公今天难得有兴趣,问到了自己的工作状况。
“化工项目?不会有污染吧?”
“这一类产业难免有废气、废水排放,成为污染源。但我们以前建成的所有的工厂都增配有先进的环保设施,何况更容易产生污染的化工厂。这一点请你放心,我们不是杀鸡取卵的短视企业。”
“嗯,那就好。医药产业的投资是好事呀。现在看病越来越贵了,稍微疗效好点的药品更是价格飞涨。对了,对于华医药的现状,你怎么看?”
外公的关注点和其他老人一样,在药品价格和华医药方面。毕竟药品、华医就诊的最大病患人群就是中老年人,自然深有体会。
谷濼“我们调查了一下,华医整体情况非常不妙,甚至我们不少国人,自己都开始动摇。尤其是年轻人,改革开放后,突然大量的国外信息涌进来。认为外国什么都好,稀里糊涂就轻信所谓专家观点,只相信西医。”
“怎么会这样呢?”外公也十分不解。
“根本上而言,还是利益之争。”马由苦笑了两声。
“现在全球的的药品供应,基本由西方几个国家垄断。大多数药品都来自拜耳、赛诺菲、辉瑞、强生、默沙东、葛兰素史克、阿斯利康、罗氏、百时美施贵宝、勃林格殷格翰、吉利德等大型医药企业。这些全球前十的制药企业,占据了40的市场份额。且40都是高额利润的特效药之类的新药。占高达5000多亿米金利润的60多。这是一个是仅次于汽车的产业。如此大的蛋糕,自然不愿他人分割。所以他们花费一点公关费用,于这个产业的营收而言,是九牛一毛,但效果显而易见。”
“这么赚钱?也对,毕竟人活着就要生病,生病就要花钱。”外公感叹到。
“药品是暴利行业之一。一些成本仅几元、几十元的药物,在医院里可卖到上千元。更有甚者,成本几十元的抗癌药,动辄可卖上万元。”
“当然,我们也得承认,新型药物的研发成本极高。米国每上市一个新药大约需要10~15年,平均费用为13亿~40亿美元,而且进入临床试验后的淘汰率为90。于是西方这些药业巨头,就借此理由,打造科技壁垒,然后疯狂的卖高价。”
说这句话时,马由心里也在瘪嘴,这么高的成本,恐怕摊销了不少其他费用吧,包括对外的公关、宣传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