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由在研究光刻机技术指标时,先确定了对外销售芯片的三个原则:
其一、芯片的制程永远落后蓝星自产品用芯片版本3代以上;
其二、其他国家的芯片技术即将追赶上对外销售的芯片技术,就即刻升级技术;
其三、参照摩尔定律更新换代时间,提前准备提升芯片制程。
确保蓝星在半导体核心加工技术方面,永远领先其他国家。
但马由制定的领先能力必须要有一个度,保持领先2-3代,甚至有时候让他们有即刻赶超的可能,而不是让他们恼羞成怒、挥舞反垄断大旗对蓝星集团进行制裁。同时也要用这样的领先姿态,淘汰绝大部分芯片企业。
定下这些原则后,马由基于目前国际芯片生产能力,制定了光刻机的制程工艺标准。即明年新的生产线面世后,cu的制程起步就要达到250纳米,即4年后,2000年英特尔公司发布的奔腾3(025微米,950万个晶体管)的水准。并要求能有升级空间,比如能升级到90纳米。这样能再度维持领先8-10年。当然不排除提前推出euv光刻机的可能。
前世的芯片产业链,是一个集全球多个国家顶尖技术大成的闭合生态圈。比如米粒坚的标准、底层接口技术、ic设计和各种硬件专利技术。倭国的硅棒等半导体材料。阿斯麦的光刻机、南韩的存储元件、弯积电的晶圆加工、华国的封装及中低端晶圆加工等。
今生马由一开始就决定在华国建设全产业链。并有所侧重在芯片制造设备、新型晶圆研发、ic设计甚至自定义标准和创新技术。这样就可以牢牢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最终占据全产业链的金字塔尖。
其他环节即使自己企业没有生产,但也有所涉及,通过技术授权,带动相关产业不断升级,2年时间已经初步形成了完成的产业链,西方国家想要封锁、断供,或者只供应中低端,锁住高端技术和设备,完全不可能了。甚至可能被蓝星公司及华国反封锁。
转眼间,法兰克福车展顺利结束。4辆样车也全部运回了国内,继续在蓉城完成后续研制。
蓉城汽车厂已完成了一座生产车间供样车研制使用。这里的生产条件自然比发动机厂要好很多,毕竟都是生产汽车的专用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