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位于硅谷的“edk”的公司,是一家信息服务类公司,主要是做一些软件分包中介业务。勉强算是it同行。他们声称1995年11月,定制了蓝星公司的防火墙软件,去年年底,才发现客户名单被泄露。直到前不久,他们才确认是使用了《盾霸》防火墙导致的泄密。现法院已经立案。
英国的律师和马由猜想的一样,目前蓝星集团有些被动。米国的法律是让被告自行举证,表白产品没有问题。但被告自证清白的过程中,可能受到法院或对方律师的指向性查证,因而可能暴露软件的核心技术。
律师认为,若要采用拖延战术,合理利用通过法律程序,消极对待,力争通过漫长官司时间,另外寻找突破口,也是公司遇见官司时,先期采用的惯用手法。但因此可能带来一些隐患,主要是两个方面。其一是对方可利用这段时间,在媒体上大造声势,对蓝星集团的品牌和声誉造成恶劣影响;其二就是漫长的官司,或许耗费的资金,超过对方申索的金额。
米国的司法制度,导致类似的官司,都是被告与诉讼方庭外和解,赔款了事。这样的事情在米国已发生了200多起,无一例外都是庭外和解。
马由看完邮件,沉吟片刻。看来对方受到了“巨软后门事件”的启发,也玩起了指控泄密这一套手段,还真是有点哭笑不得,这可是李逵遇见李鬼了。
“星儿,你仔细查询一下这个edk公司的所有情况,另外,帮我拨个电话给文勇。”
“现在吗?英国那边还是凌晨哟。好吧,请稍等。”
电话那边立刻就接通了,看来文勇很着急,时刻关注马由的来电。
“官司的事情,你亲自负责。首先组建一个律师团,也要聘请米国本地的知名律师事务所参与,挑选擅长打这类官司的律师,组建律师团积极应诉。这是其一。其二是告诉律师团,我们《盾霸》绝无泄密的可能,包括若有媒体问道这个问题,也要坚决回答;其三,先打程序官司,拖延时间。我要调查这个官司背后的黑幕究竟是什么,需要时间。你别太着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马由接着做了几点部署:
“战略上藐视敌人,但是战术上我们也要全力应付,绝不给对方的背后势力有机可乘。接下来,你安排公关部门,在欧洲、米国等地,随时做好准备。一旦有媒体披露这场官司并有过分的言论,我们立刻采取行动,严正警告这些媒体的言行。并让律师团提前做好准备,随时取证。并做好和媒体打名誉权官司的准备。我们哪怕是花钱,也要出一口恶气。有些人期望的所谓两败俱伤,是不可能的。只要找准方法,这也是正面宣传公司和产品的难得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