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
“哦!抱歉!我忘了自我介绍,你好,我是三年一班的桥本奈月。”
“哦………桥本学姐你好……那个……请问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
“首先我们来讲一下,何为设计?”
“设计一词,从语言学上来说,属于外来语,《现代设
计事典》中的定义为:制造各类生活必需品时,不仅要考虑其功能,还要考虑美感与和谐度,以一个物品的形态或形式展现出来,对此进行综合性策划与设计的活动。“设计”一词广泛运用于世界各国的各类正式文书中,但日语中没有与此直接对应的词语,这是因为“设计”这一词语本身就包含多重意思,包括外观创意/构图、设计、构造等。日语中对于“设计”的概念理解往往着眼于“外观创意”上,也就是在色彩、外形及装饰方面动脑筋的意思,因此设计师常被误解成“决定色彩与性状等外观的操作员”。”
“这样的理解事实上是非常狭隘的,因为设计的要素是情感与创造,设计的力量不仅在于能够使生活变得更加舒适便捷,更在于可以进一步传达一种理念,一种能够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想法,调动多层次的复杂要素触动对方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对方震惊和感动。
也就是我一直强调的——设计,以人为本,激发人们内心深处与设计师产生共鸣的情感与需求。”
“对于设计而言,首先需要明确“为什么要制造这样的东西”、“它想要向人们传递什么样的价值”。准确来说,设计是一种明确指出硬件和软件的完美搭配符合大众想要什么(wants)的期待的理念,由此为出发点而设计创造的东西。这一点与过去强调的(needs)需求不同,needs指的是由于物资匮乏而需要,但现代社会,物质丰富,寻找needs已经无从下手,与之相反,wants指的是消费者尚未发现的潜在。”
我站在图书阅览室中央一个小型半圆形演讲台上,左手拿麦右手拿着马克笔,一边说一边往身侧的白板上描画简易的思维导图。这样做的目的,有助于台下坐着的七八十号同学理解自己说话的思维逻辑。
话说,我为什么会站在这儿?
我也不知道啊!!
我明明是来写论文的啊!
结果,论文没憋出来半个字,却被三年级的前辈临时要求,在阅览室里上起了小型公开课。
三年级的桥本奈月前辈,是咱们学校的学生会主席,用她的话说,就是自打我刚才踏进阅览室的大门,房间里所有人的目光就全聚焦在了我身上,
而我又运气非常好的坐到了她的对面,于是,在与我正式交谈之前,她已经与好多同学通过聊天软件确认了一遍,对于即将面临升学考试的同学们,尤其是打算报考与设计专业相关大学的同学们,都希望拥有一次与我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所以,秉承择日不如撞日的做事风格,桥本学姐雷厉风行的将面对面交流时间定在了今天,也就是,与我谈话结束给我一个小时准备时间之后。地点则是我们所处阅览室中央的半圆形小型演讲台。活动消息通过聊天软件和校内sns对外发布不到20分钟,不大的阅览室便陆陆续续挤进了五六十号各年级的学生。而距离开讲前10分钟不到的时间里,又挤进了将近二三十名学生。
于是,我迎着七八十双眼睛,强压住内心的恐惧站在演讲台上,说出了前面一段开场白。
既然公开课的主题是设计与设计思维,那么,就以什么是设计作为公开课的开篇,同时结合成功的设计案例配合讲解,最后以论述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所需要具备的硬性与软性指标或条件为结尾好了。
在讲到激发大众潜在需求,也就是所谓的whatyouwant时,我在身侧的白板上写下苹果公司两款产品,ipod和itunes。围绕两款硬件与软件讲述苹果公司如何通过ipod和itunes,实现了从“更充分享受音乐”的潜在到体验价值的转换。
“很多人误以为ipod和itunes是同时发布的,其实itunes的发布比ipod早10个月,值得注意的是,itunes的前身是1998年发布的名为soundjammp的mp3应用,苹果公司购买了该专利,把它作为itunes进行发布。也就是说,苹果的最终目的不再与硬件设备的发布,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苹果为了将itunes投入使用而发布了终端设备ipod。”
“苹果有趣的地方就在于,它常常用自己的产品做实验,特意在尚未完全研发成熟时就对外发布,随着用户的使用体验即时更新。发售时配备的应用程序有四个:日历、youtube、时钟与计算器。4个月后新增发布邮件、地图、股票行情、备忘录与天气这五个应用,此前买入苹果的用户可以在ituore中以2480日元购入这些新应用。”
我一边说一边在白板上画出时间轴,然后把苹果新增应用发布标注在各个时间轴上。台下的同学们听得极为认
真,我画完转过身时,看见大伙全神贯注盯着白板,然后低头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苹果公司厉害的地方就在于这里了,它总能像这样布局长期战略性方案。但是,日本企业就做不到这一点,日本的本土企业基本不会在做产品策划时提出对未来有洞见性的方案。分析可能性的动态走向事实上是十分重要的,但即使有人在方案里加入了细节分析,也常常会被当成微不足道的、多余的部分,会被勒令删掉,因为他们不会为不确定能否畅销、能否派上用场的东西而花费成本。”
“再者,日本的本土企业总是倾向于生产成品,现代消费者都具备自己探索、发现的能力,如果产品没有留下参与的余地就会让消费者失去许多乐趣。而乔布斯,也就是我们亲爱的乔帮主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与他的开发团队,不是一开始就向消费者提供沉甸甸的产品,而是从团队的共同目标以及普通用户的追求出发,从生活化的角度打造一个在逐渐立体化的产品。”
说到这里我顿了一下,想起今早收到的获奖消息,觉得还是有必要结合自己的案例向在座的同学更深入的分享何为设计思维。
“说到这里,我想再提一个关于阐述设计思维的案例,这个案例来自今天上午刚接到的美国idea设计大奖获奖通知。”
话音一落,我感觉在场的七八十双眼睛在没有任何指挥示意的情况下,就像在同一时间装弹上膛的巴雷特m82(巴雷特武器制造公司设计研发并于1982年生产的远程狙击步枪),就这么齐刷刷把射击目标,不对,是关注的焦点投注到了我身上。这种黑洞洞一排枪口齐齐对准自己一般的压迫感,让原本放松下来的自己又莫名开始有些紧张起来。
本能的在准备下一段发言时往台下扫视了一圈,却发觉桐生澈和牧箭丘不知什么时候,溜进了阅览室,此刻两人并肩坐在人群最后一排,本就身形硕长加之还穿着学校篮球队的白色运动t恤衫,就像两座移动的白色小山丘,远远看着也实打实惹眼得紧。
发觉我在盯着他两细瞧,二人同时勾唇一笑,这笑虽是各有千秋,但却都带着某种鼓励的暖意,阿澈冲我竖起大拇指
隔着七八排座位为我点赞,嘴巴一张一合做出“加油”的嘴型。
收到鼓励,我也同时对他抿唇露出一缕淡笑,旋即移开视线准备下一段演说。
“关于idea大奖,相信大家在今天上午的晨会时,校长大人已经向大伙科普了一遍,所以此处我便不加赘述了吧。”
说罢,人群里发出一阵会心的闷笑声,我禁不住脸一红,赶忙接着往下讲。
“我获奖的作品,名为scooterforlife的踏板车。这辆车的外形设计灵感来源于去年夏天的湘南海岸,准确的来说,是去年夏天湘南海岸的冲浪少年和他们脚下的冲浪板。”
转身在白板上画出设计草图,然后指着草图中各个部分做设计思路讲解。
“设计师通常都有一些怪癖,或者说,设计风格,而我的怪癖就在于,在颜色的选择上偏爱红色与黑色,这两种颜色具有很强的包容度,而且对比也最鲜明。如果此前有同学关注过我的设计,就不难发现,在我中学二年级时,获得红点设计大奖的设计作品,就是一辆碳素黑色系的山地自行车。这辆车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我的哥哥,对,就是上周末和咱们学校篮球队做练习赛的实践高校篮球队的一年级生。”
“我哥是个非常不拘小节,或者确切的说,是一个很喜欢丢三落四的人。在我设计出这款山地车以前,他曾经创下过一学期弄坏或者弄丢四辆自行车的优秀记录。也就是说,他平均一个月就会弄坏一辆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