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丹丹从未用这种口气跟姑父说话,尤其是求他帮忙的时候,几句话把王书记的火气一下子撩起来,冲着余丹丹教训道:“丹丹!请注意你的政治立场!你这什么政治觉悟?谁说干部不送礼就不能升官?你把咱们共产党的队伍说成什么不堪的队伍了?我看你这些年在底下做生意,脑袋里不知道装了什么东西?真是越来越糊涂了!”

余丹丹了解姑父的个性,平日里被底下那帮马屁精吹捧之下,自信心爆棚,总觉的自己头脑中的既定思维是标准答案,是法理。

对姑父这种表面低调,内心高不可攀的高层领导,你唯一能劝说他的办法只有一个,用事实说话,让他不得不屈服于“真理”之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余丹丹那天紧紧抓住“干部不送礼没机会升官”的话题,跟姑父辩了个热火朝天,说到最后,她假装无意反问一句:“姑父,您总说自己一辈子两袖清风,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为人民服务上,那么请问你,为什么你坚决不同意咱们这些王家的第三代踏入官场半步?您安排大哥学医,安排二哥当兵,退伍后又开始经商,安排妹妹出国留学,学的是计算机,就是不允许他们涉及官场,为什么?”

余丹丹的这句话算是问到了王书记的七寸上!既然他不承认当下官场一些客观存在的丑陋现象,他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后代继续沿袭“两袖清风一心一意为人民当清官当好官”的高尚志向呢?

原因他自然说不出口,但是却心知肚明。

余丹丹一番话把姑父逼的面红耳赤,嘴里“哼哼”着,却找不出有力的话语来还击,临了,王书记像是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问余丹丹:“在你心目中,那个陈大龙倒成了百年不遇的清官,好官?你倒是说说,他到底干过那些对老百姓有利的民生大事?”

余丹丹就等着姑父问这句话呢。

她心里早有准备,于是坐下来,细细向姑父讲述起,陈大龙在普水县出任代理县长期间顶着巨大压力促成水产养殖园区项目;在经济开发区力排众议完成拆迁老百姓安置房项目;目前正在极力推进的经济开发区港口项目等等。

说到最后,余丹丹忍不住眼泪流下来,她带着真情对姑父说:“他才三十多岁,为了工作跟家里人聚少离多,老婆都跟他离了,人家上班是八小时,可他呢?休息日,节假日,统统都在忙公事。在他心里,老百姓的事情大于天,只要是力所能及为老百姓办点事,他必定义不容辞,这样的一个基层领导干部,哪怕他有点小缺点,难道不比那些整天只知道溜须拍马跑官要官不干正事的官混子强的多吗?”

王书记不得不承认,余丹丹的话打动了他。

尽管他一向工作作风刚硬,眼里揉不得沙子,这一回却破例在心里做出决定,他要尽力而为帮这个年轻有为一心为民的陈大龙一把。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最近,胡副省长心里总觉的有点不踏实,陈大龙被省纪委调查工作进行了快一周的时间,居然半点有价值的信息都没调查出来?他直觉此事进行恐怕不是自己想象中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