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页

乌则明用一种不屑的眼神看着谢一凡和汪正祥他们几个人,“就连这样的人都可以被你们临江省选派出来参加这次的文化交流大会,这不是间接证明了你们临江省没人,文化底蕴不如我们江夏省吗?”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谢一凡和汪正祥等几个人的身上。坦率地说,除了谢一凡看起来年轻点了之外,并没有其它不妥的地方。

“他们几个凭什么就不能来参加这次的文化交流大会了?”

临江省这边的人看不下去了,这不仅仅是因为地域的原因。

都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总不能因为人家年轻,就说人家艺术造诣不行吧。人家甘罗才几岁就当宰相了呢?艺术与时间的沉淀确实有关,但是更多的却是靠天赋感悟!

乌则明指着汪正祥他们几个说道:“他们几个竟然说他是个书法名家,他的作品都还受到过伯宏深同志的褒奖,你们相信吗?我看根本就是他们几个是想趁机拍马讨好人!所以,我说他们这些人不配参加这次的文化交流大会,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说?”

或许,眼前的这些人当中有不少人是见识过谢一凡临摹的《兰亭帖》的,只是不认识谢一凡而已。

所以,他们听乌则明貌似言辞凿凿地指责谢一凡的时候,他们也有些为难。

乌则明至所以会大放厥词,完全是因为抓住了谢一凡的小辫子了啊。

坦率地说,光看年龄外貌,要说谢一凡是一个书法名家的话,现场的大多数人是和乌则明一样,是抱着一种怀疑态度的。

“他配不配参加这次的文化交流大会,这个都不是我们能够说了算的,你也没有资格去指责人家。”

又有人看不惯乌则明的嘴脸了,站出来说道:“退一万步讲,就算他真是沽名钓誉混进来这次文化交流大会中的那又怎么样?难道你可以武断地下结论,说我们临江省的文化底蕴不如你们江夏省了,你这是什么逻辑,分明就是在强词夺理。”

“所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难道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乌则明那边也有人战出来替他说话了,与临江省这边的人针锋相对。

“你们凭什么这么说?完全就是在血口喷人!”

“我们就这么说怎么了?就是你们临江省的文化底蕴不如我们江夏省,连这样的人都可以派出来参加这次的文化聚会,这不是没人了又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