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鹅这边也是黄绍成以自己身份帮陆为民定的房间,虽然订的房间他一天也没有去住过,这两晚他都是住在了隋立媛的房间里,而隋立媛的房间同样不是她自己定的,而是以隋立媛表姐身份定的。
黄绍成现在已经是粤省发计委下边的一个副处长了,也算是正经八百的处级干部了,不过发计委的处级干部可不比其他部门,尤其是在粤省这个地方,发计委一个处长甚至比一个县长更有含金量。
黄绍成能够以这个年龄当上省发计委的副处长,自然也有其人脉和路径,同样在看问题上也一样有他的思路。
两个人也对中央刚召开不久的十六大精神作了一番交流,陆为民关于“三个代表”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的阐述也让黄绍成认识到自己这位大学同学早已经今非昔比了,无论是理论功底还是实际工作能力都大大超出了自己的估量,先前还总是觉得这家伙是不是依仗着给领导当过秘书,或者就是踩着狗屎运了,现在看来人的成功都有一个基本共性,那就是能力,没有能力,一切都是白搭。
陆为民对粤省这边的发展也很感兴趣,在他看来粤省一直引领着全国改革开放之领先风气,从92年南巡以来,粤省虽然也经历了不少风浪,但是凭借着历届班子的坚持,粤省的经济发展总能找到适合它们自身的路径,尤其是深圳的发展更是堪称典范,吸引了无数外来取经者。
黄绍成在发计委工作,对于经济这一摊子的情况也了解很多,按照他的说法,就目前中国的发展阶段,一味追求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向三二一的比例排行并不现实,尤其是在内陆地区,着力打造具有比较优势的第二产业会是支撑这些地区发展后劲的唯一不变的法宝,而要做到这一点,着力培养起一批具有归属感和凝聚力的人力资源是关键,也就是说一座城市如果能够利用城市化契机把产业工人这一板块牢牢吸引在本地,同时又能让自身优势产业利用人力资源优势持续发展,巩固自身比较优势,那么这个城市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对黄绍成的这个观点,陆为民深以为然。
第四十五章 阶层划分
一直以来陆为民都在考虑昌江这样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无论是像昌州、宋州这样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还是像丰州、西梁这样不太发达的地区,如何来选择属于自身的发展路径,这个问题估计也是每个地方的党政主要领导最为头疼的问题。
南粤珠三角地区就会遭遇由于人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巨大压力,所谓“腾笼换鸟”战略带来的就是产业空心化,产业升级本身就是一个纯粹的市场行为,一些地方政府却要忙不迭的去大肆促成,其结果就是适得其反,所谓高新产业没有发展起来,而传统产业却陷入了困境,落得个两头落空的下场,足以让人引以为戒。
谁都想搞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环保型的产业,但是谁都可以搞么?但是发展这些产业大家都知道需要条件,产业基础、人力资源、科研能力,这些条件要求极高,不是你想上就能上的,丰州能行么?宋州能行么?显然不行。
都觉得传统产业无法和新兴产业相比,但是传统产业总得有地方来发展。
能抢得先机,发展起新兴产业来,固然是本事,但能在传统产业做出新文章来,这更是本事。
传统产业也是经历了数百年数十年逐渐积累发展起来的,人类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四大需求,谁能说以后就不需要了?服装鞋帽、餐饮和食品生产、房地产以及所关联的建材行业、道路建设和汽车摩托车火车及其相关的橡胶、铁轨、机车等产业,这些看起来都是最普通不过的传统产业,但是谁能说今后社会就不需要了?需要量就会减少了?
关键还是看你如何在这些产业上做出新文章来。
只要能培育起具有发展前景潜力的产业,只要能持续的保持这个产业的竞争力,无论他是新兴产业还是传统产业,陆为民觉得这就是成功的,而作为一级党委政府要做的就是为这些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宽松、公平、安全的发展环境,让它们能够公平竞争自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