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洁对他说:“于哥,不管齐小姐做了什么,不管她做了多少你不喜欢的事,听我一句:她已经受到了惩罚。”
“女人怀胎十月,难道是件很容易的事?孩子慢慢开始有了心跳,会在母亲肚里翻身、伸胳膊伸腿,仿佛在回应母亲,做母亲的难道会对腹中的孩子没有感情?孩子生下来后就要抱走,不在跟前长大。做母亲的,天热了会想着孩子会不会热着,天冷了会操心孩子会不会着凉,生病时会不会不舒服的哭着找妈妈,他第一次喊人,第一次行走的小模样……于哥,这将是一个女人一生的心牢!”
这件事终究不能无限期僵持下去,最后,双方各退一步。
齐雪芹答应生下孩子后,孩子的抚养权归于家所有。于乐江为了给孩子一个合法身份,同意与她协议结婚,只是走一个登记行式,待孩子出生后立刻分手……
第三百八十七章 牵手
世纪末盛大的阅兵仪式后,大山迎来了他和董洁的盛大的婚礼。
因为是本世纪末的最后一年,金秋十月,全国上下,许许多多的新人选择在这个月份走进人生的另一个阶段。电视报刊上,常有集体婚礼的报道。
相对于别的新人,大山和董洁的婚礼就其规模,或者说参与人的级别实力等诸多方面来说,算是其中最最隆重的。但是,还有一点与众不同,就是他们的服装。
摒弃了普遍意义上的男着西装、女穿白色婚纱的习惯,他们采用了汉服作为结婚礼服。
汉服不是汉朝服饰,而是汉民族的服饰。
自从洋婚纱和西装流传到中国后,穿洋婚纱和西装几乎完全取代了数千年以来中国人穿传统服装办婚庆的习俗。现在的婚庆场面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形式:新娘穿洋婚纱、新郎穿一套笔挺的洋西装,敬着西方人的礼仪,完全没有中国人的民族特色。
东方元素集团以服装起家,至今牢牢占据业内头把交椅,并且一直以来,致力于深度挖掘整理中华民族的传统和带有民族元素的东西,其集团一把手结婚,倘若穿着带有本民族特点的服装结婚,并不比穿着国外流传过来的西装来的不妥,况且新娘是服装设计大师,不搞点特色出来,才会让不少人觉得失望呢。
新人礼服董洁不假手旁人,从设计构思到剪裁制作完全是亲力亲为。用的是最好的面料,制作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礼服的垂感质感与高贵华丽和舒适感,给人一种高贵雍容的印象。
为了不显的太突兀,大山和董洁一些来参加婚礼的朋友,都穿了传统服装。有人是特意订做了合体的汉服,也有穿唐装的,穿长袍的,不一而足。
就连唐老爷子、丁老爷子等人,也各穿了倾向传统的服饰,当然是改良版的。
劝服长辈,对董洁来说不是大问题。中国人现在没有充分表现自己民族文化特色的服饰,在一些重大场合,日本人穿和服,韩国人穿韩服,但尴尬和奇怪的是拥有数千年文化传承历史悠久的中国人居然找不到自己的服装。实际上和服与韩服全都来源于中国明末以前汉族人的穿着特色,比如宽衣交领,袖宽且长,隐扣系带,上衣下裳等等。中国自清以后,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大家不若在一些重大场合,穿一身汉服为好。一番道理讲出去,长辈们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