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页

乘火车或者飞机,当然是最安全也最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但考虑到他们出游一次不容易,大山想让董洁好好欣赏一下西部的沿途风光。

这也是董洁自己的意思,在她看来,自驾游是最好的出行方式。回程时坐火车坐飞机都无所谓,一来一往,总归得有一趟像个真正出门旅游的才好。

他们走的不快。三月底出发,清明节时还在路上。

除了经常停下来看风景,在一些景区流连,路上也时不时停车,留两个人开车慢行,其余人步行一段路。

董洁一方面是吃不消连续的长途行车,觉得累,也觉得闷——车里的空间到底有限。一方面在陌生的地方走走,也是颇有意思的一件事。

清明节,沿路碰到好几起学生,排着长长的队形,看模样是学校组织的去给当地烈士扫墓。偶尔路上也有军用卡车驶过,上面站满了一身绿军装的军人,看到他们一行,交错的刹那,忍不住投过来关注的目光,尤其是那两辆越野车,甚至引发其中一些人的议论,但不及听清楚,人车就已经驶远了。

大山忽然站住了,想了想,对走在身边的董洁提议道:“今天是清明节,我们去附近的烈士陵园走一趟吧。”

董洁点了点头,其余人当然更没有异议。

经过一番打听,他们在一个山脚下停了车。

不知道是赶上了这儿的一个集市还是怎么着,山脚下人很多,两边摆了一些摊子,正有些小贩叫卖,吃的喝的和一些小玩艺都有。

山不是很高,几百米总是有的,据说烈士陵园在半山腰。看看天色,估量一下路途和所需花费的时间,大山让人从车里拿了些水果火腿和饮料等东西,放到背包里。

背包被一个人拿过去背好,再留下一个人守着车,其余人这就往山上行去。

一座高耸的纪念塔前,整整齐齐站着数排学生,再旁边,是几排军人,他们是有组织的过来扫墓。周围还有很多零零散散自发过来的村民、市民。

在纪念塔前站了一会儿,大山往里走。

“青山有幸埋忠骨”,苍松翠柏的环绕下,山风的吹拂下,一排排由上而下的石碑映入眼帘。

墓碑上,刻着烈士的名字,整整齐齐排列的墓碑,就像他们生前端整的军姿,远远望去,一座座墓碑就像一个个身穿戎装整装待发的战士,在这里集合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