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畅行无阻,车子很快驶向郊外。林小芳把头靠到车窗处,向外看风景。
刚来北京,她提出想见资助人的要求被拒绝后,她没有再问于大伟关于资助人的事,但她私下里猜测,李悠然应该是实际出资人。
理由有二。
第一,李悠然是有名的大企业家,他很有钱,他的家在整个北京城都是首屈一指。第二,他跟于哥是同学,而且除了他之外,于哥好像也没认识其他有钱人了。
是这样的吧?
林小芳轻轻叹了口气。外面,农场蜿蜒起伏的青草地,已然在望。
第三百四十章 认识
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暂时的对手。
大山曾经向舅爷爷罗士森讨教经商之道,这是老人家给他的经验谈。
或许单单从规模和财富来说,大山的成就更大一些。
但罗士森同样是少年接触家业、青年接管家业,他之一生,经历了国内抗战巨变、狭缝中保住家业,国外艰苦至极的白手起家生涯,并且在种族歧视的大环境下,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堪称殷实的家业……几十年风风雨雨的人生经历和体悟,在大山看来,实在是一种无形的巨大财富。
大山很喜欢跟聆听长辈们谈古论今,这不仅仅是孝道,他认为这对自己也是一种促进,从长辈们丰富的人生阅历中汲取为已所用的体悟。
舅爷爷告诉他,做生意要抱着这样的态度:宽容大度、广交朋友、争取合作、主动成人之美。而这样做的生意人也会处处逢源,生意兴隆。
心态很重要。大山想,或许人真的是要到了某一个高度,才能比较清晰和深刻的认识并认同这点。
他不敢说现在的自己一定就可以做到,但他主动向这个方向靠拢,不但从客观上这样做,主观意识上也这样去要求自己。他想这或者就是古人说的至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吧?想成为大海,就要有兼容并济的包容心,不为一时一刻的得失困扰。
想到这句古语,大山忍不住又想起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