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页

姜红叶笑着摇头,“陈群周末回来。他跟大山要了一周的假期,我们回他老家看望老人。九月出国,算算也没多少日子,我们跟老人说想出国旅行结婚,一切从简就好。可儿子结婚是大事呀,回国以后呢,在北京摆两桌请一些朋友吃酒,也得回去摆几桌。总要提前回去露个面,有些客人亲自邀请才不会失礼。”

董洁挽着她的手笑:“真是体贴的好媳妇!”

……

东方元素集团公司开始大批量购进玛瑙料石。

人们对玛瑙质量和经济价值的评判,一般都是以肉眼识别作为主要手段。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发达,各种玉石鉴定仪器很多,但在交易过程中使用这些仪器一是很不方便,二是不能解决问题。原因很简单,会受到环境的局限,若判断玛瑙的优劣及经济价值,那仪器就毫无用途了。交易现场不可能进行复杂仪器作业,肉眼鉴别始终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方法。

玛瑙种类繁多,素有“千样玛瑙万种玉”之说,所以鉴别方法也很多,通常以纹带、颜色、透明度、裂纹、杂质、砂心和块重为分级标准,除水胆玛瑙最为珍贵外,一般以搭配和谐的俏色原料为佳品。

依靠肉眼鉴别挑选玛瑙料石,想要优中选优,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

大山旗下的玉石加工厂并没有玛瑙方面的专家,或者说,术业有专攻,厂里的雕刻大师对玉的研究和了解更多一些。

但大概的优劣总是看得出来。最开始,厂里最有经验的几位师傅跟着销售员一起赶赴辽宁阜新。让人欣喜的是,现在像他们这样大量收购、而且专挑大块料石收购的比较少。当地人更多倾向于把玛瑙料石加工成很小的圆形或是珠串出售。

大老远往北京运料石,有些麻烦,大山考虑过,是不是在当地建个玛瑙加工厂?

跟区厂长商量一番,最后打消了这个想法。

他们不是专门做玛瑙生意,而且走的是精品路线,没有必要依靠产品的数量、薄利多销争取消费者的青睐。最好的办法是趁着现在的时机多买一些好料石,做精品,靠质量取胜。

只不过,今年新添了这笔料石的支出,区厂长想要短时间把厂子扭亏为盈的目的又落空了。

有了那个“童子戏水”的作品,厂里的师傅都憋着鼓劲,想要出更多的好作品。大山和董洁秋天出国,如果有可能,想带一些俏色玛瑙出去,卖给国外的藏家。

确定下来走精品路线,便只能慢工出细活,从选料、设计、构思、雕琢到最后的抛光,哪道工序都马虎不得。回报也是喜人,每件作品,雕刻师傅依比例抽成。而卖到国外,意味着收入凭空又涨了一大截,大家都忙活开了。

最开始收购料石的师傅随着第一批、第二批玛瑙料石运回北京,跟车回到厂里,投入到俏色玉雕的劳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