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页

人在海外,得见昔日的朋友和同学,吴涛非常高兴。

“哎呀,我还寻思呢,要说别人,一时半会那肯定是见不着了,美国和中国,可不单单隔着山隔着海,距离太远啦。可你不一样啊,你在美国有生意有时装店,怎么样也得抽时间过来吧?哈哈,这可不就见着了?”他给了大山一个充满感情的拥抱。

“大家都惦记着你呢,我出国前,刘晨特地打电话,一再叮嘱我:来了纽约,他的礼物不带没关系,可千万不能忘了来看你。他要我转告,说我不是一个人,我是代表他、代表许多国内的同学和朋友,向孤身在海外的吴涛同志,表示最深切的慰问!”

大山放开他,仔细打量,“嗯,没瘦,挺精神的,怎么样,在美国过的不错?还能适应这边的生活习惯吧?”

“还行,咱年轻,能吃苦。当初就没想着,出国还能像国内一样舒服。困难是有的,想办法呗,实在不行,咬咬牙也就克服了。”

吴涛笑了一会儿,终于还是叹了口气,坦白道:“刚来的那阵,非常不适应。一是吃,都是吃一些炸烤类的高热量东西,很不好吃,学校通常禁止明火,想吃得好点就需要去中餐馆,但是很贵,烧得又不正宗;二是生活习惯和美国学生有反差,美国人喜欢找男女朋友在宿舍吃吃闹闹,开arty,到凌晨才睡,咱刚来,哪受得了呢。从前觉得自己听力和表达能力还是没得说,托福轻轻松松就考了高分,到了这边,不行,人家说话速度快,又有俚语和口音,听着可费大劲了……最最主要的是想家,特别特别想。真是奇了怪了,在北京读大学,我也没机会经常回家,一年半载也就回去呆几天。谁成想,到了这边,它就想家想的受不了。你说我一个大小伙子,也不能学小姑娘钻被窝里抹眼泪呀,那滋味——哎!”

大山微笑着听他说着种种不如意,“你住宿舍?我好像听人家说,租房自己住比较合算。”记得从前他聘用过纽约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做向导,他们是这么说的。

“我们可以住学校,也可以自己租房住,住宿舍是比在外面租公寓的费用要高。租房住一般地段比较偏,但是可以自己煮饭吃,肯定会省不少钱。我主要是考虑吧,住学校安全性好一些,可以和这里的学生一起生活,尽快融入他们的圈子,还能提高听力和口语。我这不刚来嘛,下学期就搬出去住。”

第二百二十五章 游乐园

“知道你过的还可以,我们这些做朋友的也就放心了。”

久未见面的两个人说了好一会儿彼此的近况,大山不忘问他:“对了,你课余时间打工吗?纽约生活消费高,如果经济上有困难,别客气,尽管跟我说。我在这边也认得几个人,虽然谈不上深交,我想,如果只是提供一些工作方面的机会,应该没有问题。”

“我们是在学校里认识的朋友,如果真有需要,我一定跟你开口。”吴涛笑道:“现在情况还行,我在快餐店打工,虽然辛苦了些,都是粗重的体力劳动,从前也没干过。不过有同学做伴,还应付得来。这边是时薪制,薪水还不错。我的学费主要靠奖学金,自己打工赚生活费,又有家里的支援,生活还不成问题。”

他和莫志强,都是很优秀的年轻人,现在又都进入名校深造,将来有机会寻求更好的个人发展。但两个人的情况不一样。

莫志强在大山的帮助下,于微妙的时间匆匆出国,本身就欠了他天大的人情。初到法国,人生地不熟且语言不通,衣食住行和工作,都亏得大山多方照顾。解决了语言问题,他随后考入法国大学继续深造,心里已经下定决心,将来会在东方元素公司效力。他学的是经济金融方面的专业,未来的路基本可以确定:东方元素公司的高级财务主管。

而吴涛,他完全可以凭自己的兴趣,毕业后进入哪家公司哪个行业都行。

既然他不需要帮助,大山就不坚持。独立解决问题既是磨练也是锻炼,对一个人的成长很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