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开始总觉得能改变些什么。先是这个世界,后来发现不成。然后降低要求,改变某个行业,还是不成。再降低要求,总能改变身边的几个人。可是最后却发现,自己什么都改变不了。
大学校园,就像一个象牙塔,学生们总有这样那样的理想和热情,总是以为这个世界可以在自己手中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一般人从学校出来踏上社会,才会被现实教导,认清现实。而这个道理,这些年,他体会的太深太真了。
大家各执一词,立场不同,但好在话里话外,俱是心平气和的讲道理。虽然谁也没能说服谁,但心里,实是承认对方的道理,只是侧重点不一样,一时达不成共识。
因此,倒也算友好的分手,没有闹到白脸红脸的不愉快。大山并且嘱咐他们,如果是因为个人的困难,或者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尽管来找他,他一定义不容辞。
康康却是牵着董洁的手,一再上下打量。
“我从前只以为你是一个在时装设计上有天赋的小姑娘,有时候你也在一边听我们讲话,却只是笑眯眯的听,并不发表意见,真想不到,原来你竟然是这么一个有想法有主见的人,真了不起!”
“人家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我听了你们那么多次争辨,偶尔也会动脑想一想。西方有句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年纪小,懂得道理少,说话有不中听的地方,大家不要生我气就好啦。”
董洁笑的却有些勉强。
这些日子,她跟着大山一起,时刻关注新闻联播和报纸媒体。她都惊讶了,这时的新闻联播基本上还保持中立,不会偏向任何一方,新闻自由竟然有那么高,竟然不是一直在维护政府,而且中国还可以允许自由的游行示威。
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竟然还没有到达现在这样的新闻自由和游行自由,这些凭着一腔热血自以为站在正义一方的学生,他们的行为让中国的言论自由和游行自由倒退了几十年。
※※※
五月后,学潮日趋严重,首都已经戒严了。
唐老爷子作为军队高级官员,一直紧密关注事态的发展。对大山这个正在北京大学就读的孙子,尤其上心,惟恐他也参与到学生运动中去。
几次把他叫到身前训话。如果不是他再三保证,老爷子的意思,是让他住到部队大院里,这就派人看管起来。
在唐家爷爷那里,大山看到了一些纪录片,而且还是西方拍的纪录片。
李鹏把他们几个学生头目请进人民大会堂,跟他们好言相劝,基本上他们提出的条件都口头上答应了,而学生头目就像一个小丑一样,翘着二郎腿,斜歪着身体,头上绑着个破头巾,简直一流氓打扮,甚至跟国家那么多的领导和开国元勋讲话的时候还用两个手指指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