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村不通车、不通电,吃水要用毛驴到很远的河道中取,取暖做饭常用的燃料就是羊粪。这里的羊粪也是很珍贵的,为了节约燃料,冬天一家数口人挤在一间很小的屋子里,一个星期只做一次饭,平时除了烧水吃馕外很少点火取暖。

屋主人捧出了一块玉,大约十八公斤重。

大山用手摸摸,呃,这是籽料,好像书本上讲的那点知识,不足以告诉他怎么分辨籽料的好坏。

看到他求救的目光,居来提出言指点道:“这是正宗和田羊脂玉的籽料,你看这里,油润性非常好。这里的人家,常年接触河床上的籽料,知道什么样的料比较好,自家留下的品质都不错。”

主人开价五百八十元,大山没有还价。

居来提解释道:“这个价一点都不贵。说来也可怜,老乡们守着玉石,往往是几十年攒下来几块好料,却不知道该卖给谁。咱们下乡来,辛苦是辛苦了些,能买到真正的好东西呀。”

大山沉默了半天,“这里的人,生活太苦了!”

维族向导摇头道:“这还不是最苦的。往山里走,那边的人家,比这里更苦。”

大山想了一下,“大叔,能不能这样,请你在村里找人传传话,就说咱们这两天会来附近的村子收玉石,谁家有想卖的玉石尽管送来,只要品质不错,咱们通通收下。”

居来提奇怪的上下打量他,“这话要是传出去,跑来送玉石的人可就多了去了,你有那么多钱吗?”

大山咬咬牙,他临走时带了中国银行刚发行不久的中银卡,可以随时用卡去银行提款。

“收!我亏得起,这些老乡亏不起!”

这些玉石将来会不会真像董洁说的那样,价格一升再升,大山现在并不在乎,就算将来要赔本赚吆喝,这笔买卖,他也决定做了。

在同一片蓝天下,这里的人生活却这样清苦,不,清苦都是太贫瘠太轻松的形容。他只是一个小人物,他能做的不多,可是,他也可以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多收点玉石,当地老乡手里多一点钱,就能多改善一点生活,给他们一丝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希望。

什么叫花钱如流水?陈群这下可算是见识到了。

短短几天,四面八方汇集过来的玉石,合在一起,达到了一个惊人的资金数。更让人吃惊的是,大山基本上都不还价,只要价钱不太离谱,他照单全收,好在有尽职尽责的居来提老人把关,质量上倒是不曾让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