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赵杰皱眉,“叔叔是大人,怎么能要你一个孩子的钱?知道你好心,谢谢,这份心意叔叔领了,这钱,叔叔不能拿。”
大山再把钱推过去,正色道:“赵叔叔,拿出这点钱,对我来说不算什么。赵叔叔的父亲……”他顿了一下,“作为儿女,这个时候,能多尽一份力,实在不应该去顾虑什么别的问题了。如果赵叔叔有心,过阵子,你有时间了,可以去找杨医生,他知道我住在哪儿。”
想到老父亲,赵杰迟疑了,这个孩子说得对,现在父亲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他老人家受了一辈子苦,他这个做儿子的,最后都不能买点好吃的,孝顺一下即将离开人世的亲人吗?钱,他以后可以挣,可以还。
“好,这钱叔叔收下。”
第二十一章 开店
董洁在半个多月后,第一次见到赵杰。
和大山形容的一样,还是那身带补丁的旧军装,唯一不同的,他左臂多了一圈黑布,是给父亲带孝吧?算算日子,老人去世也有十天了。
当过兵的人,就是勤快,一身衣服,虽说带着补丁,浆洗的却很干净。这个时候,穿带补丁的衣服不丢人,农村几乎人人都这样穿,城里当然就少一些。哎,再过十几二十年,日子好过了,衣服绝不会再有穿到破的可能,也不知道是怀旧呢,还是追求个性,好好的衣服,有些人偏喜欢补上两处巴掌大的补丁,还美其名曰叫做什么“休闲、时尚”。
国人自古有相面一说,基本上董洁自己也相信,面上带三分,一个人品性如何,单凭外貌也能瞧出几分端倪。但见他一张脸棱角分明,唇角紧抿,一双浓眉,斜飞入鬓,线条如刀刻般,极为硬朗,她暗自点头,这应该是一个极为重情守信的人,那双眼睛,深邃中带着生活的沧桑,唯独没有一丝委琐。
“赵叔叔,你好,哥哥回来跟我说起过你,我叫董洁,你喊我小洁就成。”
董洁把一个乖巧孩子的形象发挥到十成,跑到赵杰身边,扯着人家的衣襟,仰头笑得甜甜的自我介绍道。八十年代,成年未成年的女孩,都对绿色的军营、对军人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拜和喜爱。她还记得,“血染的风采”这首歌,曾经在她心里掀起怎样的澎湃,有一个画面曾经深深感动过她:老山归来的负伤英雄,坐在轮椅上,由一个姑娘推着,缓缓走在深秋落叶缤纷的小路上,那个时候,她多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可以去找这样一位军人,一辈子陪在他身边,任劳任怨照顾他一生。
这是一个小姑娘,涉世之初最纯真的梦想,尽管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时至今日,得遇赵杰,却让她无比清晰的回忆起自己曾经的这段执念。
“叔叔要来我们家,跟我们一起生活吗?”
老中医杨善明跟他们转达了赵杰的这个意思。父亲去世,从此赵杰是无牵无挂的自由身,大山的二百元钱,不但让老父亲在最后的日子里,吃的方面没有亏过嘴,更让他顺利操办完成了父亲的后事。了解到大山的情况,他已经决心来到兄妹俩身边,替他们挑起生活的担子。
赵杰抱起董洁,“叔叔没有什么本事,就是想过来给你们打打下手,小洁欢迎吗?”
“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