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纵能力挽千斤担,却无余力可回天。董洁抹掉眼泪,最后一次安慰老人道:“奶奶,大山很能干,你放心,他一定会有出息的。”
闭了闭眼睛,又喘了一会儿,李奶奶声音越来越低:“我的孙子,最能干了,是啊,奶奶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可以安心的去见你爸爸了……”
第七章 雏鹰初动万里心(一)
天刚蒙蒙亮,大山就醒了。妹妹靠着他,正沉浸在睡梦中,一张小脸,最近又消瘦许多。
哎,大山叹了口气,有些发愁。
董洁的身体一直时好时坏,也一直按奶奶留下的方子吃药,吃了这么多年,也不见有什么起色。他在心里琢磨,妹妹应该去城里的医院好好治疗才是,这样下去,他很怕结果像奶奶一样,小病拖成大病。
山里冬天,又阴又冷,每年这个季节,董洁最难过,基本上就一直在低烧与高烧中徘徊,睡的也不安稳,一夜总要冻醒好几次。和自己温暖的身体相比,她身体冰凉,像怀里揣个冰块似的。有时候,他会忍不住对丢弃董洁的那对男女生起深深的恨。
好在春天来了,气温升高,她的症状也渐渐有了起色。经过一个冬天,家里存下来的药也吃得差不多了,这几日趁着天气不错,还得多采些回来放着才好。
抽出身来,替妹妹仔细掖好被脚,该出门了,早去早回,妹妹一个人在家,他不放心。
轻手轻脚收拾利索,背上药蒌,回头望望,妹妹呼吸平缓,仍在沉睡中,他放心的呼口气,出门,赶路去了。
门刚刚被带上,董洁就睁开眼睛,把枕头倚墙竖直垫在身下,裹紧被子坐了起来。
唉……
重重叹了口气,一张小脸垮下来,眉头浮上隐忧。
奶奶在去年秋天过世,乡亲们可怜兄妹两人年幼无依,由村里长者出面,大家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奶奶才得以入土为安。可这年头,家家都过得紧巴巴的,谁也没有能力多做周济。况且大山生就的倔强性子,不肯多欠人情。
常常是鸡叫头遍,哥哥就得起床,锅里给她温上窝窝头或野菜粥,自己空着肚子就下地了,瘦小的身影,在地里一蹲就是一天,回家还要为她的身体操心。在她面前,他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样子,从不叫一声苦。背着人的时候,她知道,大山变得更沉默了。
重生前的生活,顺风顺水,基本上没有经过什么大一点的波折,她因此一直信奉我命由我不由天。也知道个人力量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如同一滴水之于大海,非常渺小,但人应该撑握自己的命运,好也罢坏也罢,至少都要由自己来选择,而不是盲目服从命运的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