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清荷和戴佳娴晴是第一批接到指婚圣旨的秀女,甚至于此时还没有进行最后一轮殿选。
虽然说殿选一般都是给皇上挑选充实后宫的女子,像她们这些要指婚出去的秀女参加也不过是走个过场,但这也是为了体现尊卑——
没有叫皇上选别人挑剩下的道理,自然该是皇上先选,剩下的再指婚出去。
可康熙被荣妃磨得不耐烦,不想叫她再纠缠,索性就先将三福晋的人选给定了下来,而戴佳娴晴算是顺带的,正巧荣妃也提过一句,康熙不想叫她再惦记,便一并指了婚。
接了圣旨的董鄂清荷和戴佳娴晴都没有什么欣喜的意思。
董鄂家其实看上的是宜妃的五阿哥,一来他们家与郭络罗氏本就有旧,二来胤祺是皇太后养大的,虽然尊贵但注定无争,做他的福晋,身份地位自不必说,家里也不用整日提心吊胆的,正是良配。
而对于胤祉,董鄂家是看不上的,且不说胤祉喜文不喜武,从来都是混迹于那些所谓的“才子”圈里,看不上他们这些武夫,就说他与太子关系密切,如今看来就不是个合适的人选。
然而圣旨已下,董鄂清荷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端庄的微笑谢恩,而她眼中的担忧大概只有娴晴看得懂,因为她如今也是满腹的疑虑。
娴晴是个心思细密的姑娘。
她之所以与成妃说不愿嫁入皇室,倒不是真的就淡泊名利,非要低嫁,而是因为觉得不合适。
当初家里想叫她嫁给胤祐,她其实是愿意的,亲上加亲本就是常理,况且表弟身份尊贵一表人才,婆婆又是亲姑姑,这样的好的姻缘又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可是胤祐不愿意。
娴晴也是个有傲气的姑娘,做不来强求之事,既然胤祐不愿意那便罢了,她另寻良配便是,但这个良配却绝不是其他的皇子。
作为戴佳氏的姑娘,娴晴很清楚自家阿玛和玛法对于成妃这个姑姑的感情,也明白无论何时,戴佳氏都会站在成妃和七阿哥这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