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孔小虎回头,手电筒一照,看见了王平,在王平的身后三步远,是王娟。
啪!
唐金感觉手腕一麻,没明白怎么回事,手电筒翻着跟斗飞了出去,稳稳落在了王平的手上。王平把手电筒的光照在唐金的脸上,笑道:“原来是唐大队长,我还以为是两个偷鸡贼呢。怎么,来了进去啊。”他身后的王娟一张脸羞得通红,好在是晚上,没有人看见。
当时两个小青年自己约会,不用媒人介绍,还是同姓,在乡下是很惊世的事情。王娟虽然知书达理,但是跟王平这种有过后世的经历的人,那心脏的承受力,就没法比!
王平不会在意这样的约会,而且在他看来,王娟叫他到院子外面去说说话,也并不是正式的约会,只是后来两个人说着话发生了肢体接触,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王平也不会内疚觉得不妥,倒是王娟后来很不好意思,心中翻滚得厉害,在进院子的时候又遇上了别的人,那就更加心中忐忑了。本来她等王平先进去后,自己再偷偷溜进去的!
这一下撞着外人,对王娟来说,那就太尴尬了!
一行四人走进院子,唐金和孔小虎一亮相,就被公社干部盯在脸上,他们能感觉出公社干部对他们这种不懂事的举动的不满。
“小娟,过来!”那雍容华贵的女士看见王娟一张脸都笑得起了慈祥的鱼尾纹。她的气质风度,端庄中不失优雅,还带着几分自然而然的权威。头发盘着,黝黑发亮,根本看不出她的年龄。这个女士历经家庭变故坎坷,一路独自走来,终于迎来了为自己丈夫平反和一家人重回省城的团圆今天,这样的人,不知道有着一颗怎样强大的心脏。
王平尊敬的看着王娟的奶奶!突然心中一动,感觉这个女士有些眼熟,在他前世就学的时候,学校的名人墙上,就挂着这个女士的照片,学校门口两边,还有着这个女士的题字: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
这个现在风华正茂的女士,正是后来在81年上任的共和国农业部部长宁娴澜女士,她的丈夫,就是研究二季再生稻的著名农业科学院王士翔教授,共和国稻谷研究的最知名的科学家之一,也是后来共和国农学院的学生们敬仰的前辈。王平现在都还记得看过王士翔教授编写的《再生稻》。
王平心中一阵激荡!
王士翔的故事,后世的书报杂志记载了老人坎坷和不平凡的一生,只是,再生稻的研究,随着老人的不幸离世,中断了二十多年,并且后继无人。老人的许多珍贵数据资料,也因为那时候的运动,丢失了,成为共和国再生稻研究的一大悲剧。
再生稻,就是收割后的稻谷只要保留下稻桩,经过施肥就能第二次生长的稻子。虽然后来也有稻谷专家研究再生稻,但是总体的效果都不理想,最后共和国推广了些时间,因为效果不理想而没有形成产业化。王平前世读博期间,对于再生稻是非常有研究兴趣的。
而宁娴澜女士,就是后来连任共和国两届农业部长的部级高官,功勋卓著!开创出了以全球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全球百分之二十以上人口的奇迹(这个数据可能有很小的出入),共和国粮食自给自足的奇迹。
难怪宁娴澜女士开着红旗小车从省城来到了这里,王平还熟悉记得前世看宁娴澜女士传记的书的内容,推算起来,现在的这个时候,可能宁娴澜女士应该是xx省的副省长,中央候补委员,副部级干部,主管农业,她是个典型的技术型官员,拿现在的话说,是学者型官员。自己本身就是农学院的高材生,对于小麦稻谷玉米的研究是专家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