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页

张居正摇摇头,“看他们这般人……谈学问就头头是道,说起庶务就一窍不通,真放到地方上,只怕也是为胥吏所把持,敢任事的有很多,能任事的就看不到几个。也难怪丫头不愿意参加那些文会,实在是跟这群人谈不出什么,这群所谓才子,读书就行,其他就差劲。这天下又不是只会读书就能治理得了的,中了试脑子还像个书生,就于国无用了。他们以为这天下就是科举功名,读好了圣贤书天下可去。就老夫手上这份塘报,若是拿到那文会上,必有人慷慨陈词拍案而起,可真说到解决之道就一点也无。老夫想不到,如今的书生都成了这副样子。如果再不好好抓抓学风,再过几十年,大明就找不到几个能做事的读书人了。”

游楚滨壮了壮胆子道:“其实……能做实务的读书人也是有的。”

张居正看看他,“游七,两碗炒肝就把你买通了?我府里的大管家,几时变的这么不值钱了?”

“老爷饶命……小人不是向着那范进,而是觉得……小姐可怜。”

张居正想想女儿日渐清减的容貌,自进京至今其实还没到一个月,人已经明显消瘦了几分。心内也是一阵伤怀,“你跟了我几十年,什么为人我很清楚,不必解释。你去准备吧,我今天叫他来,也是想再看看他,考考他……”

这时,姚旷在门外高喊了一声回示,等走进房中,张居正朝两名管家吩咐道:“我这段时间谁都不见,即便是宫里的旨意,也是一样。把那混账东西叫进来,老夫倒要看看这一科的会元,是个什么成色。”

第二百六十九章 提前殿试(上)

自范进进京以来,这还是第一次正式与张居正这位当今帝国第一强人见面。以当下的局势而论,虽然大明是君主专制的大一桶国家,可受年龄影响,还未成年的皇帝还不具备掌握权力的能力,实际的权柄都在这位首辅帝师手里。

在前世于书报故事中没少读到他的记载,从张舜卿口内,也听到其对父亲的描述,在范进心中,给这个老人的定位就是三个火枪手里的红衣主教黎塞留,又或是伊尹霍光一般的人物。

睿智、强大、掌握着可以比拟皇权的巨大权力,自身也拥有与之匹配的聪慧头脑以及高强的正直手腕。其已将自己化身为帝国的守护神,只要他们存在,就不会让帝国的政权垮台。但同时必须承认,这样的人并不招人喜欢,不管是作为臣下,同僚又或是皇帝,都不会喜欢这么高大强壮到足以遮蔽一切风雨同时也挡住了全部阳光的屏障。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当一个人太过优秀,同时又站在了权力的最高点时,难免就会引发猜忌与攻击。当这些人又试图通过权力,对现有的利益分配做出某种调整时,这种攻击就会来的更为猛烈与频繁,乃至让人千疮百孔,不堪承受。

张居正的年龄已经接近五十岁,在明朝的科学和医疗条件下,这个年龄就完全可以称为老人。但是从其气色精神上,完全看不出半点老态。英俊的面庞配合上成熟稳重的气质,俨然是那种老牌男神的风范。

张家几个子女都继承了父亲的优良基因,个个相貌出色,张居正自然也不差。但是他的强大气场与威严风范,却足以让人忽略掉他的相貌,最后记住的,往往只是一座山峰般巍峨磅礴的气,和一种由衷产生的敬畏之心。

范进见过的大官多了,包括凌云翼这种手握生杀大权的督抚疆臣,以及冯保这样的权阉大铛。可是与张居正比起来,这两人就都算不上什么。

房间里并没有甲士武卒为老人壮门面,可是范进这么一个年轻人,独自面对一个老人时,却感觉到莫名地恐慌与畏惧。之前与张舜卿的偷欢,固然知道会有些麻烦,但也只认为是麻烦而已,直到此时直面老人时,范进才能感觉到那不是麻烦那么简单,而是一种错误,一种大错特错。

人感觉到错,心气便不似开始那么坚定,腿也有些发软,忍不住便跪下去。“学生范进,见过相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