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晓兰一路骑着车,都觉得这是个好商机。
心里越想越生气,多好一个市场,却被夏子毓那颗老鼠屎搞坏了一锅汤。
现在夏晓兰也不敢顶风作案,“补习班”被打压了下去,有人为的因数,还有市场的缘故。
好好一个赚钱的点子,单纯用来赚钱不行吗,夏子毓是既想用来赚钱,还想用补习班给王建华赚名声铺路……这两种目的根本是两种不同的操作模式,夏子毓太贪心了!
只管闷头扩张,也不想想能不能管理过来。
要没有夏子毓的补习班把名声搞臭了,夏晓兰想到自己进入了“英语竞赛”的决赛,要再拿个名次,其实可以复制下新东方的模式搞搞英语培训的。
罢了,市场还不够成熟。
新东方是顺势而起,90年代初,人们的工资和收入已经涨了,现在才84年的年底,哪怕英语纳入了高考,会专门学习它的毕竟是少数。
夏晓兰想来想去,80年代比较赚钱的还是服装业,这条路她是没有走错的。
家电也赚钱,就是本钱大。
一件衣服进价多少钱,一台电视机进价又是多少钱?
一路到什刹海时,夏晓兰已经把脑子里的思路理清楚。于奶奶和刘芬还没出门,夏晓兰把宁雪的意思转达,于奶奶一开始不太想见,后来又改变了主意。
“不用等他来,老婆子又不是啥大人物,我去见他吧,你上午没课?”
夏晓兰点头,“是没课,下午才有课。”
“那你就陪我去一趟宁家。”
学建筑的,在国内就绕不开宁彦凡。
宁彦凡年轻时在北平求学,后来留学国外学建筑,在建筑这个领域钻研了几十年,名声赫赫的,夏晓兰跟着去见一面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