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页

次日完,胡家的大门被人敲响。

胡诚接过来人递给他的单子,上面写着他那荔枝买家的名字和一枚手印,“这是物品接收单,一式两份。”

胡诚吩咐大儿子拿了当初送来的那份订单,对照了下笔记和手印都一致后,一颗心终于放回肚子里。

随后爽快地付了银子,“我这还有一批荔枝,到时候还找你家。”

来人也笑着点点头,“那就欢迎胡老板前来光顾了。”

有了胡家专美于前,又有胡老三出去吃酒的时候也夸了大雍快运好几回,慢慢的,大雍快运的生意也跟着越来越好了。

毕竟这里服务周到不说,还是第一家可以先寄信后府钱的店铺,有契约在,也不怕出了意外或损失拿不到补偿。最关键的,价钱还不贵。

渐渐地名声也越来越好起来。

更甚至到了百姓们想要寄信寄物,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大雍快运。

这种现象也不止出现在双桥镇,其他地方只要有人第一个吃了螃蟹,那么就有了第二个第三个。

归结于大雍快运从成立之初就严格制定的各种规程,一段时间过去,竟没有一位客人是不满意的。

卫晞收到消息的时候,大雍快运已经在庆云州内遍地开花。

更甚至没等她向其他州铺设分点,就已经有南来北往的商人把庆云州有个很是方便的大雍快运的消息传到了其他州内。

卫晞看时机成熟,便吩咐卫三以庆云州为中心,一步步朝庆云州四周的州县继续铺设大雍快运的分店,直到最后把他变成覆盖整个大雍的一条网。

绿霭州,一座依山傍水的小镇上,秦宅。

一位穿着蓝色短打,后背绣有‘大雍快运’四个字的少年敲响了秦宅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