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景泰二年的十一月底,城北原本属于亲军下十四卫家属居住地的棚户区,已经由苏州钱氏出资完成改造,并且全部投入使用。
现在,京师市价已经完全平抑下去,那些钱财不多的各地学子,来到京师会有专人指引他们到棚户区居住。
哦对,那里已经不再叫做棚户区了,那里有一个响亮的新名字——科举考生专用居住场地。
这个场地现在完全由朝廷的工部负责,但是会定期与全国富户进行合作,出资最多的,就会呈包来年殿试时整个场地的费用。
但除此以外,他们会获得所有考生在此处全部利润的十分之四。
其实说真的,如苏州钱氏这样的大财阀家族,前来和朝廷合作,看重的真的是这十分之四的入账吗?
朱棣不知道他们是为了什么,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肯定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
所以,为什么不从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财阀手里多抠出来点儿呢?
就任新任的锦衣卫指挥使以后,卢忠很快在北镇抚司内开展了一次人员清洗和更换,原本属于刘敬的党羽,几乎全部都被清楚。
以原本三大千户毕旺、王瑶、李善三人为首的卢党纷纷得到晋升,掌控了北镇抚司内外的重要部门府库。
对此,朱棣毫不关心,坐视成败。
相对整个北镇抚司内的争斗情况,朱棣只关注一个就够了,那就是北镇抚司的头儿听谁的。
卢忠听自己的,那就没什么好担心了。
北镇抚司他爱怎么折腾就去怎么折腾,只要不犯上作乱,朱棣都能睁只眼闭只眼。
如果说上一世的天子生涯,朱棣学到最多的是什么,那莫过于就是在给手下人枷锁的同时,也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好处。
只有这样,这群别有心机的人才能为你所用。
当然了,绝对的权柄要随时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作为天子,永远不能受制于人,永远都要为自己保留掀桌子不玩的权利。
这也是朱棣为什么设立东厂,东厂的存在,就是朱棣留给老朱家的后世皇帝,一个对文臣可以随时掀桌子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