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谢温辞的身世

一路风霜雨雪的,她靠藏在衣裳里的金箔来贿赂衙役,才得以吃好喝好,平安诞下孩子,还有足够的奶水。

只是金箔总有用完的那天。

他们因站错队,牵扯至舞弊案,流放到湖州府最偏僻的海岛,他们认了。

可孩子是无辜的,他才不到一个月大,若是跟着去了海岛,碰不上大赦天下,便一辈子都是奴籍,且往后娶妻生子,世世代代都是奴籍。

谢温辞的生母思来想去,同其生父商量过后,一致做出了决定。

二人买通衙役,抱着孩子走到谢母和谢父身边,扑通地跪下,求谢父谢母收留这个孩子。

无论往后他们是否得以平反,都不会再去认回孩子,并且将剩下的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拿了出来,表示不会让谢父谢母白带孩子。

谢母不想招惹麻烦,正要开口拒绝,谢温辞的生母就抱着孩子递到她面前。

谢母下意识低头看去,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竟是觉得襁褓中的孩子对她笑了。

谢母心软了。

她是当过奴才的人,自然知道奴才有多么的低贱,更莫说是流放后入奴籍的,听说脸上还会被刻字。

这么可爱的孩子,若是被刻上字,该多疼呐。

最后,孩子被谢母和谢父收养。

谢温辞的生母和生父对着二人连连磕头,又告诉二人孩子的名和字。

名温辞,字颂竹。

随后又同谢母说,希望他们能让孩子读书识字,不求他步入仕途,只愿他能识大体,顾大局。

谢母抱着孩子,接过谢温辞生母递来的金箔及银钗、金钗,一一答应下来。

至于朝廷那边怎么交代。

这流放之路,路途遥远,一个未满月的孩子,沾染风寒,救治不到位而去世很正常。

谢母这突然多了个孩子,抱回村里肯定会惹人说闲话,二人一商量,直接回了峣州府。

谢母去找原本的主子,托她帮忙,给谢父安排个活计,自个则是在家中带孩子。

一家三口在峣州府定居,一住就是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