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临近过年(二)

顾杏年眼睛亮晶晶的,小手拍了拍胸脯。

“杏年保证完成任务!”

苏末笑着揉了揉她的头,目送她进屋后,自己则是去打扫厅房和厨房。

灶台没有一并打扫,而是留到入夜后,苏末才将它清洗干净。

再把前些日子买回来的糖元宝,还有鸡鸭鱼肉及酒水摆在灶台上。

烧香,点烛,将贴在烟囱上的灶王爷像给撕下来,

贴在烟囱上已经满是灰尘的灶王爷的像给撕下来,烧掉后,去院子外点燃炮竹。

顾杏年和顾平安、顾锦年一并坐在厅房门口,捂着耳朵看着大门口。

….

小年入夜,送灶王爷上天这是沿海县的习俗,当然每家开始的时间都不一样,炮竹声连绵起伏的,好不热闹。

顾家虽离得远,但也能听见动静。

二十五,磨豆腐。

落山村以前没有石磨,到这一天,都是去邻边的村子买些豆腐回来。

而今年,李氏早早的买了两个石磨。

一个放在自个家里,还买了头牛和牛车,村里的牛车来往县城都是固定时间的,不方便。

至于另一个,则是交给村长,大致

意思是供村里所有人使用,就放在井边的空地上,拉磨的自然是用赶牛车的那头牛。

村里人听到消息,纷纷去买些豆子备着,二十四那日夜里就给泡上,一大早天还没亮,就去井边开始磨豆子。

苏末自然也是入乡随俗,再者她也挺喜欢吃豆腐,泡了足足两桶豆子。

但她没去跟村民一并排队。

陈鹤云和李氏一大早就牵着牛车去顾家,帮着把豆子给搬过去,磨好了再送回来。

落山村的做的都是石膏豆腐,也就是用熟石膏水点豆腐。

顾锦年对这个不感兴趣,自个坐在书房专心看书。

顾平安和顾杏年就不一样了,豆浆煮沸后喝豆浆,点豆腐之后吃豆腐脑,肚子吃的圆滚滚的,一脸惬意。

苏末并没有厚此薄彼,虽然顾锦年没过来,但她都会备一份,让顾平安给顾锦年送去。

在等豆腐成型的时候,苏末开始剁肉,调馅。

等豆腐好了,起锅烧油,取一部分豆腐切片,下锅油炸,做成豆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