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就是普通的小事,越绣宁好笑的摇头。
吴玉也笑着摇头:“不是什么大事。那边的孩子是国公府的,想来也是娇惯的很。”
她下意识的其实也偏向自己的孩子,就认为是别人的不对,找别人孩子的短处。
越绣宁笑着道:“天坤是不是该满年岁了,明年进国子学?”
吴玉一听皱眉摇头:“这事还在商量呢,你猜怎么回事?天坤居然想学算学!你二叔都惊呆了。”
国子监,是朝廷设立的官学,大周朝前几代皇帝都很重视,因此国子监读书的学生也是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达到六千人左右。
而官学中的一些科目设立也非常周全了。下设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四门馆、律学、书学、算学。
国子学,设博士五人,正五品上。掌教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为生者。有助教五人,从六品上。掌佐博士分经教授。直讲四人,掌佐博士、助教以经术讲授。五经博士各二人,正五品上。掌以其经之学教国子。
学的是《周易》、《尚书》、《左氏春秋》、《礼记》等。
律学,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为生者。律令为颛业,兼习格式法例。书学,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为生者。石经、说文、字林为颛业,兼习余书。算学,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为生者。
按照越天坤的身份,他的姐姐是皇后,自然是理所应当进国子学的。就算是他父亲的官职不到,也绝对不敢有人多说什么。
进了国子学,学的四书五经,就如这年代所有的读书人一样,学文,考科举,走正途。
而算学是八品以下及庶人子,学的是算术。
如今这年代对于律法、算术、医学等等这些学科并不是很重视,在学术中都排在后面,虽然也是官绅子嗣,但都是官职低下的才学这些科目。
而自认为上进的,高人一等的,就相当于是文科,四书五经,论语尔雅等等这些。
越天坤不去学别人眼中的‘正经学问’,反倒是想学算术,这当然会让家人感到惊讶了。
越绣宁一听,果然就和别人想的不一样,反而还挺高兴,挑眉道:“好啊!天坤居然想学算学?是不是算术很好?必然是感兴趣的,所以才想学……哎呀,我怎么也没注意,倒是该问问,他的算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