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有年老的?起码三十多岁的?”越绣宁问。
雨花笑着道:“最小的只怕也得三十好几了呢,绣工好的都得十几年才能练出来,能进宫的更是凤毛麟角,自然都是有一些岁数的。”
看样子问她们是不知道的,越绣宁道:“可有跟着来的?”
雨花道:“有的,跟着来了十几个呢,这边主院的东西都齐备了,不过其他房院的搭子、迎枕、帐子、坐垫、围子什么的差的还远,所以绣房跟着来的人不少。”
越绣宁道:“去将苏绣的绣娘全都叫来。”
雨花答应着便去叫。
宫里不大,没一会儿就叫来了,尚衣局的尚衣,还有宫正司的宫正不知道皇后娘娘有什么吩咐,也跟着过来,在外面候传。
苏绣的绣娘有三个,确实最小的看着也有三十多快四十岁了,越绣宁将那香囊递给她们:“你们看看这个做工,能想得出来是谁做的吗?”
绣工手艺和其他的手艺人是一样的,干的时间长了,对这一行就非常的精通。一个绣房的人总在一块儿,谁的手艺是如何的,一眼就能认出来。
几个绣娘拿着香囊看了一眼,就摇头:“启禀娘娘,这不是宫里的手艺。”
“这手艺比你们如何?还有这料子,你们看到这个香囊能想到什么,全都说说吧。”越绣宁道。
有两个年轻点的就面面相觑然后摇头。
只有一个看起来四十多已经快五十的绣娘,拿着那香囊看着,然后小心的躬身道:“启禀娘娘。这料子别说民间,就是宫里这几年都没有了,因为早年间擅长染这种颜色的杭绸料子,只有苏州当地红岛县的一个叫禅家染坊的,禅家染坊主家是染这种正红色的唯一传人。他死了之后儿子还没有把手艺学精,所以这几年没出产这种颜色的杭绸料子。”
“几年了?”越绣宁问道。
那老绣娘道:“少说也有五年了。”她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香囊,道:“还有这绣艺,这绣艺其实不算是苏绣,这叫顾绣。顾绣是松江府那边顾家的女眷发明的一种绣法,传了两三代了,在松江府那边是很有名的,绣工与苏绣是有不同的地方的,只是因着都是江南地的,外面的人有时候分不清楚,全当成苏绣。”
这个老绣娘说话也比较直接,这么说就是指越绣宁分不清楚苏绣顾绣。
别人还没怎么样,外面听着的宫正和尚衣已经是急的不行了,尚衣使劲的咳嗽着。
老绣娘这才反应过来,慌得忙跪下:“奴婢罪该万死!奴婢说的是……”
“恕你无罪。”越绣宁正问了一半,着急问另一半的时候,很快就摆手,叫她站起来,继续问道:“这么说顾绣的手艺很特别?即便是江南那边,能得到这种东西的人也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