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这样一来,先让一些并没有任何打算,只是单纯反对妇人监国的朝臣们闭上了嘴。
皇上让他们举荐合适的监国人选,他们举荐谁?谁都不合适。这些朝臣们不傻,京里头独独一位胖王爷,但胖的走不动路,加上以前跟二皇子有来往,皇上必然忌讳,这时候举荐这位王爷,不是让皇上疑心?
新皇的脾气怎么样,这半年多没发生什么大事情,暂时还摸不透,但是先皇的疑心病可是很重的,一旦对谁疑心了,这个人的前程基本上也到此为止了。
所以,这些人就先闭上了嘴。
即便是有坚决不满,举荐了人的,但大部分都没有敢提那位王爷,反倒是说了些其他的更不合适的人。
都察院的人自然是理直气壮将这些一一驳斥了。
头天就在争论中结束了,当然,因为皇上后来已经带了些火气,所以将那些反对的大臣们训斥了一顿,还是将他们的气焰压下去了一些。
林炤当然也清楚,这件事还是要说服大部分人,而不是强行就这样决定,那样的话对朝廷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因此第二天上朝继续争论。不过这天开始,已经在做出发前的准备了,要出发的兵士们开始集结。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行军途中的粮草已经启动出发了,而岭州当地需要的粮草,也在准备中。
穆寒要去打仗了,他和邓紫虞才成亲,他们小夫妻自然是更加的难舍难分,这几天邓紫虞也没有进宫,反倒是邓夫人进宫了一趟。
邓夫人进宫是来安抚皇后娘娘的,有慰问的意思,皇上要去打仗了,皇后娘娘还身怀六甲呢,必然会需要人安慰。
不过邓夫人进宫之后发现皇后娘娘情绪稳定,一点都没有难过无措等情绪,反倒是多说了几句让邓夫人回去安抚好邓紫虞的话。
邓夫人心里头感叹,到底是民间出身的,确实没有那么矫情,很多事情都看得出来,稳重,理智,大气。
她也就不用多说什么了。
第三天,林炤上朝让越绣宁和他一起去。
昨天的争论比前天好了些,也没有那么激烈了,因为大家举荐不出来合适的人选,大臣们都不傻,勇于将那位王爷提出来的还真的没有,反倒是最后有几位提了提封地离京城比较近的王爷。
皇上都冷笑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