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裳死就死在她的嚣张跋扈这个性格上。自以为手握皇长孙‘致命’的把柄,所以就张狂起来了,头一天晚上被阻挡没能见到皇上,因此心里积攒了怨气。
但这个怨气说起来跟越绣宁根本没关系,也不是她阻挡了怜裳不让她见皇上的。不过怜裳就是这样的人,一看见了越绣宁顿时新仇旧恨都上了头,根本不管当时什么情况,颐指气使的叫人将她挡住,她自己好去告状。
但其实,搞不清楚状况的是她自己。
此事争论了几天,最后自然是都察院的官员们获胜。都察院原本就是监管的衙门,他们坚持杀了公主是正确的,那就是正确的。
不过这也给越绣宁提了个醒。
越绣宁觉着这件事应该宣传一下,避免被二皇子拿成证据,到处宣扬新皇暴戾。二皇子想用这件事当成借口之一,肯定是不行的。
越绣宁知道信息的重要性,于自己这边有利的信息要用多种多样的方式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样减少被别人蒙蔽的可能。
所以,她建议林炤用最有可能的方式将为什么赐死公主传达下去,让下面的人都知道,不但是各地衙门,而且最好能传到普通百姓的耳中。
这都是不可小觑的。
林炤听了她的建议也很赞同,琢磨了几天。便命都察院将公主的罪行写了详细的控诉信发放各地的衙门,然后在给各地的邸报中也早早的将赐死公主的事情说明白,公主是为什么被赐死,罪名是什么。
间接害死了先皇,这个罪名已经是非常的正当了。
如此传达下去,起码各地的衙门,即便是很小的县衙,都知道了怜裳公主为什么会在先皇死了之后便被赐死。
虽然怜裳此时还没有死,但赐死她的旨意还是非常震撼的,二皇子那边的人一样看清楚了,现在真的是变天了。
第一个撑不住的,就是定远侯府。
十几天之后,坤宁宫收拾好了。
尽管只是换一下里面的用具,并不需要修缮什么,但依然用了很长的时间,一来坤宁宫里面的东西太多,要收拾出来不容易,二来缺少了一些东西,越绣宁和林炤商量的,家里头最好还是留着一些东西,万一要回去呢。
即便是以后不回去了,皇长孙府最后要赐给臣子们,也不可能把里面搬空了,而且宫里面用的家什都是有讲究的,规制也要按照宫里的来,皇长孙府的一些东西已经用不上了。
因为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最终收拾了十几天才算是收拾好,越绣宁这才搬到了坤宁宫。
林炤跟着住过去。
后宫的一些制度,越绣宁也给安顿了一下,基本上就是让谢嬷嬷、雨花她们按照在皇长孙府的习惯来的。
皇上以后住在坤宁宫,乾周宫等宫殿可能会临时休息,用膳等都会在坤宁宫。另外,后宫里面空着的宫殿,清扫干净收拾好,关上殿门,每隔几天去清扫一下就行了。
在圣旨下了太皇太后她们搬到长安城去之后,新晋皇后娘娘就已经亲自命人去了长安城那边敦促打扫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