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宴秋听了心中不得不说有几分动容,点点人脑袋,故意用轻松的语气教导人道:“你这傻丫头,人要赚钱才能有目标和动力。你家小姐我要是真的瘫下来享清福,那才是真的不知如何把日子过下去了呢。况且,做善事本就可以积累福报。你难道不晓得皇城里那几户顶有钱的人家,都是平日里去寺庙供香火最多的嘛。我今日给暨岭灾民捐了这些,只不准天上神仙看我善良,便让我日后赚得更多,这不也是一种因果循环嘛。”
心儿这才被小姐的一番说法给逗笑了,点点头,脆声道:“嗯,都听小姐的!”
沈宴秋将事情安排好,便回了主卧沐浴休息。
临到梳妆台前,才想起自己虽然整理好了东西让怀信帮她送去法定寺,但自己明日和大姐去时寺庙总不能两手空空。
翻了翻梳妆台上的首饰盒,想寻些不会叫人看出蹊跷的便宜物件,但又不能过于寒碜。
最后看到抽屉里包在白帕里的玉手镯,顿了顿,将东西拿了出来。
白帕的右下角纹路绣着“姜”字,之前在宝兴巷承人“送”下,一直没丢。
手镯的成色润泽透亮,那人挑女儿家物件的眼光确实不错,难为她花了几千两银子买下,不算太亏。
沈宴秋捏着手镯看了许久,隐隐动了点把它捐了的心思,毕竟她不喜欢在手上带太厚重的饰件,这玩意儿除了那天带过一会儿,便一直尘封在抽屉里。
不过临到头了,又觉得手镯玉色十分好看,日后恐怕很难再买到这种颜色的了。于是想了想,还是将东西用白帕包好,放回了抽屉里。
……………
第二天去法定寺时,沈宴秋准备的是一只碧玉发簪,虽然没那手镯金贵,但在市面上也值当百两银子。
她一开始还担心是不是挑得太贵了,与自己“贫困小庶女”的身份不太相符,不过后来在马车上看到沈南卿准备的满当当的一盒首饰,顿时觉得自己这种程度应该是刚刚好。
法定寺建在城外的山上,因为相传是求菩萨拜佛最灵验的寺庙,每日前往的香客都源源不断。后来为了方便百姓上山,有位富人大方地出了钱修筑山路,变成如今平整的模样。
上山下山的马车分成左右两列,中间夹杂少许步行的普通老百姓,井然有序。
今日因为这场祈福仪式聚集在此的香客,比以往来得都要多得多。
除去部□□处金字塔尖端的富人,到场的人中,更多的是些家境普通的寻常百姓。
他们或是捧着去年冬天储存下的几罐大米,或是提着成串刚腌好的腊肠,甚至还有孩童攥在手心一直不舍得吃的糖包……都是些渺小到不值一提的东西,却也是所有人在此刻献出的一点绵薄之力。
沈宴秋每每看到这些细节,都忍不住慨叹大启的国富民安一定是有其中的道理的。不论是开放的文化风气,还是心善的平民百姓,都让她觉得,无论这个国家未来遭遇什么,都能像现在这般永远长治久安下去……
作者有话要说:推个言情预收,看现言的宝宝求个收藏,下本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