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娘替她篦着头发,轻声道:“不止是文太妃,按照宫规,皇子满两岁就要自立宫殿,十三皇子再过几个月就四岁了,娘娘这样,怕是不妥。”
唔,她倒是忘了这么一桩事情,看来阿铭只有一个人住着了。
苏瑗愁眉苦脸地不说话,端娘见她这个模样,想了想道:“既然如此,太后不如同陛下说一说,即使十三皇子不能与太后同住,搬到更近些的宫殿也很好。”
苏瑗闻言眼前一亮,兴奋地抱住端娘:“我就晓得你会有办法,你说我该怎么同他讲呢?”
端娘笑着为她换上寝衣:“娘娘只要原原本本地将事情说给陛下听即可,陛下一定会答应。”
苏瑗这才放下心来,钻进暖融融的被褥之中,端娘替她掖好了被子,有些踌躇着开口:“娘娘,其实陛下......”大符篆师
她立刻问:“怎么了?”
端娘神色复杂地看了她一眼,幽幽叹了口气,笑道:“无事,是奴婢糊涂了。”
端娘今日好生奇怪。苏瑗心中甚是疑惑,干脆起身拉住她的衣袖:“端娘,你有甚么事情要同我说么?”
端娘戴着苏瑗上元灯节出宫那日给她买的一支玳瑁簪子,冲她浅浅一笑:“不是,方才奴婢只是想岔了些事情。奴婢只希望太后娘娘可以在大明宫中平平安安,欢欢喜喜地过日子,其他的别无所求。”
这一番话可说的又缥缈又遥远,不过端娘说话向来都是长篇大论,苏瑗早就习惯了。她安安心心地重新钻进被子里,端娘含笑看着她,那笑容十分温和,像极了娘亲。
第二日她去同裴钊说这桩事情的时候,裴钊果然很爽快地答应了,还命童和亲自去了司设局,吩咐宫人们将永宁宫好生收拾一番,又命小黄门去钦天监教人看日子,好选个黄道吉日给裴铭迁宫。
苏瑗眉开眼笑:“阿铭晓得了一定很开心!”
裴钊含笑看着她道:“阿铭我还没见着,不过看你这模样,似乎比他还要开心。”
苏瑗轻声道:“大约是我同他有缘罢。”
她要如何对裴钊说呢?他和阿铭不愧是兄弟,细细看来其实十分神似,她每每看见阿铭,就仿佛看见了多年前那个小小的,孤苦无依的裴钊。
昨天同阿铭告别时,他说的那些话固然教她心酸,可真正让她难过的,却是在想到裴钊之后。